見孃家人,對姚佳欣而言不覺得是大事,但對於姚家和姜家那可真真是天降隆恩!
姚佳欣只是怕太麻煩,所以就叫人傳了話,說自己只是嬪位,不可太過張揚。意思是讓姚姜兩家別來太多人。
姚姜兩家得了恩旨,一時間歡天喜地,立刻便聚攏一堂,開始商討入宮覲見的名額。
姚家太夫人姜佳氏作為姚嬪娘娘的嫡母,當然是要佔一個名額的,姜家大老太太薑母作為娘娘的外祖母,自不消多說。除此之外……
薑母蒼老而精明的老眼打量著上下這些媳婦丫頭,目光落在外孫姚文琢之妻沈氏身上,“琢哥兒家的是姚家的宗婦,自然不能少了她。”
這沈氏是漢軍旗出身,其父也只是個微末小官,與姚家老爺子是同僚,因此便定下了這門婚事。可沒想到姚家老爺子病逝,沈氏守了三年才嫁過來,可說是低嫁了。畢竟姚武安一死,姚家一門上下都是白丁,甚至連丈夫姚文琢的小吏官職也是多虧了岳父提攜。因此前些年,沈氏在姚家可是很有地位,連婆婆姜佳氏都好言好語哄著。
只可惜好景不長,宮裡的大姑奶奶竟突然得了寵,又是封嬪又是懷龍胎,姚文琢的官職也飛速從小吏升職為六品主事,官職越過了岳父。往日裡對自己千萬呵護的婆婆竟一聲不吭,突然給夫君納了一房小妾!幸虧夫君沒有被狐媚子迷惑,否則這姚家哪裡還有她的立足之地?
此番得了入宮覲見大姑奶奶的恩典,沈氏自是萬千期盼,但因妾侍被夫君冷落之事,讓婆婆認定她不賢惠,所以對她頗多不滿。沈氏原還以為自己沒這份體面,沒想到姜將老太太竟然開口便點了她的名兒。
是啊,她是姚家宗婦!缺了誰也不能缺她!
小姜佳氏皺了皺眉,也不好反駁薑母,畢竟論輩分,薑母是她的伯母,當年她一個商戶之女,能嫁給官居七品的姚武安為繼室,也是多虧了薑母。
小姜佳氏只得點了點頭。
沈氏鬆了一口氣,眉宇間透著與有榮焉。
薑母語氣和藹地解釋道:“姚家子嗣稀薄,礪哥兒尚未娶妻,自然只能帶上琢哥兒家的。”
小姜佳氏笑了笑,一幅和氣的樣子:“我又沒說不帶沈氏。”說著,小姜佳氏忙轉移話題,“老太太,姚家這邊好辦,二房三房都沒了長輩,幾個小輩兒沒見過世面,便算了。要緊事姜家這邊,不知您打算帶上誰?”
一時間,屋子裡幾個姜家的媳婦姑娘都滿是渴盼地看著薑母。
薑母沉吟片刻,“娘娘既然發了話,不叫張揚,自然不便去太多人,省得給娘娘招惹是非。”
聽了這話,姜家的媳婦姑娘都有些懨懨的。
薑母嘆著氣道:“娘娘這些年不容易,好不容易有今時今日的恩寵,咱們姚姜兩家都要格外謹慎小心。”
說著,薑母的目光落在四個媳婦身上,最後毫不猶豫對次子媳婦綽羅氏道:“姜家原也該帶上宗婦,只是老大家的寡居清修,自然不宜入宮,便叫老二家的跟我去把。”——薑母大兒子早些年就病逝了,想到此處,薑母露出惋惜之色。
二太太綽羅氏大喜,“是,老太太!”
薑母又看了小姜佳氏一眼:“至於姚家,我瞧著可以帶上二房的四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