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黑鐵之堡> 第十七章 太夏瀛州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十七章 太夏瀛州 (1 / 2)

東方大陸,太夏,瀛州……

作為這個時代最強大也是最讓人敬畏的一個國家,同時也是這個時代人類文明的核心區域,那聚集著不知多少億華族人口的東方大陸,不僅是每一個華族人魂牽夢繞的故土,更是這個時代整個人類文明與力量的巔峰,每一個人族的歷史學家,在講述到大災變之後人類之所以能夠繼續生存下去的最重要的原因時,東方大陸——太夏華族——這三個三位一體的詞彙總要被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

如果沒有華族,沒有太夏,人類在前兩次聖戰中早已經滅亡,這幾乎是每一個人歷史學家都承認的共識,而只要是對這個時代有著清晰認識的人,都會感嘆有這樣的感嘆——黑鐵時代,是屬於華族和太夏的時代。

這個時代,華族的存續和太夏的強大,已經成為了整個人類能否繼續生存下去的最大的希望所在。

如果不考究追溯那些發生在更久遠年代的歷史和傳說,此刻的人族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差不多有6000年,這6000年的歷史,以大災變為一個座標的話,大災變之前人類的歷史佔據了大概5000多年的時間,而大災變之後的人類歷史,剛剛900年還不到,就在這人族這6000年的歷史之中,像今天太夏這樣強大而繁榮的國家,都從未出現過,乃至於幾乎在人類所有的歷史課本上。都難以找到一個能和太夏放在一起對比的國家或聯盟。那所有存在於歷史書上人類所謂的輝煌和強大的國家與聯盟,和今天的太夏一比,都像螢火與皓月爭輝一樣。瞬間黯然失色。

太夏的強大和繁榮,已經達到了讓許多人難以理解的程度,那些人無法理解,只能豔羨,然後拼命的想辦法靠近——這種靠近,在聖戰到來之時,則就顯得更加的急切起來——作為太夏七十二大州之一的瀛州。因為臨海的緣故,作為太夏的一道門戶。在聖戰爆發之後,大量的海外移民湧入瀛州,整個瀛州,特別是臨海的幾座城市。就顯得熱鬧起來。

……

雖然已經不是第一次來到福海城的港口,在懷遠郡的時候也不是沒有看到過那些繁華的港口是什麼樣,但是每一次來到這裡,張陽的心中都不由會生出一種莫名的震撼感。

福海港只是瀛州所擁有的十七個港口之一,而且還算不得最大的,其規模和貨物吞吐量,只能排在中間的位置,但就是這個港口,卻讓張陽第一次來的時候差點迷了路。

這個港口的臨海的港岸線長70多公里。擁有大大小小的船塢和停靠碼頭2萬多座,在那貨物碼頭,到處都是密密麻麻宛如巨人一樣的吊塔。行走在這樣的港口中間,簡直會讓人有一種行走在船舶和鉅艦所組成的鋼鐵森林中的那種感覺,就是在這裡,張陽第一次看到了百萬噸級的遠洋鉅艦長什麼模樣。

港口裡面配有專門的鐵路線連線港口南北方的交通,從港口的最南端坐鐵路到港口的最北端,乘坐港口內的交通火車。也差不多需要一個小時的時間。

福海港很大,福海城也很大。來到太夏之後,所接觸到的各方各面的資訊匯總到腦子裡,讓張陽對太夏的第一個深入骨髓的印象,就是一個字——大!

太夏有多大張陽不知道,因為整個東方大陸,包括那許許多多人跡罕至在地圖上的黑灰色區域,都是太夏的疆域,用華族的人話來說,整個東方大陸,都是太夏天然而固有的國土。

在太夏這片土地上,最繁華的所在,是九大神州,九大神州之後,是三十六上州,三十六上州之後,又有七十二大州,剩下的,在那些荒遠之地,還有許許多多沒有達到上州規模的中小州郡和人口聚集區。

要成為太夏的大州,有一個最基本的條件,那就是在這一州的境內,甲級城市的數量最少要達到一百零八座,其他還有諸多的條件和要求。

在太夏呆了幾個月,張陽一直到現在都沒搞懂太夏的城市等級是如何劃分的,對於甲級城市,他只聽人說過,像晉雲國儀陽城那樣的城市,在太夏,則勉強達到甲級城市的要求,這所謂的勉強,也只是指儀陽城及其周邊所能容納的人口數量和經濟規模來說,其他的一些指標,則就算是儀陽城也有些勉強。

在威夷次大陸,到處都在模仿太夏的國家就是諾曼帝國,諾曼帝國的許多社會制度都是山寨太夏的,比如說城市的等級劃分制度,比如說國家的階層劃分制度等等。

在威夷次大陸名震一方的諾曼帝國的開國大帝,在太夏則變得稀鬆平常起來,在太夏大多數知道諾曼帝國這個國家的人的眼中,所謂的諾曼帝國的開國皇帝,只不過是一個仰慕華族文化,而且在太夏遊歷了幾年,幸運的學到了一點東西,隨後回到某個化外之地開始用他學到的那點東西稱王稱霸的一個聰明的傢伙而已。這樣的人,很多,在各個大陸和那些所謂的化外之地都有不少,而且哪怕一直到今天,每年都有不少抱著同樣想法和美夢的傢伙來到太夏,希望能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找到可以讓他們回到故土之後的登天捷徑。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作為一個生活在海外的華族人,回到太夏之後,第一個需要適應的,就是太夏華族人身上那種與生俱來強大的自信和驕傲,這樣自信和驕傲,在太夏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就是讓一些頑固而驕傲到極點的華族人,開始以神族自居。

這個時代,生活在太夏的每個華族人有這樣驕傲的本錢。

拿瀛州來說。瀛州是大州,在地圖上,瀛洲的南北方向和東西方向的跨度都在兩萬公里以上。只是瀛州一個州的陸地面積,就已經超過了整個布萊克森人族走廊所有的國家領土面積之和,如果連上瀛州所轄的海外那些大大小小的島嶼和海域的面積,則瀛州一州之大,已經超過了布萊克森人族走廊數倍。

當然,瀛州不光是大,作為一個上州。瀛州除了大,還非常的繁華。

瀛州分為七個郡。七個郡中除了一百三十多座甲級城市以外,還有其他甲級以下的城市一千多座,大大小小的城鎮則以數萬計,十七年前。瀛州刺史府透過計算整個瀛州的食鹽消耗量大概統計了一下瀛州的華族人口總數,得出的結論是,整個瀛州所居住的華族人口在六十七億到七十億之間,而到了今天,這個數字則只可能更多。

僅僅瀛州一個州就有這樣的規模,可以想象太夏的繁華和強大。

在來到瀛州之後,張陽買的第一件東西就是一副足足有將近四平方米的太夏的疆域全圖,這幅疆域全圖,已經算是小的。就在那副疆域圖上,張陽計算了一下那疆域圖上除去灰色區域以外的,已經可以繪製出清晰地圖的太夏最南邊到最北邊的距離。然後得出了一個數字——38萬公里。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