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實有點多,以一個正常人的學習速度確實很難,但你兒子我是誰,我是柳如風啊,這就是風的效率。”如風不以為然地嘚瑟起來。
“看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那現在就來談談吧,看看你記得了多少又理解了多少。”柳南之有點懷疑如風這麼快的速度很可能是囫圇吞棗,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考察一下。柳南之一向認為作為經營玉石生意的人,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了解玉石的各種歷史文化,然後就是各種玉石知識。豐富知識的積累才能真正懂得玉,鑑別真正的寶玉,也才配得上玉石本身的價值,所以來他公司上班的人,入職培訓就是為期至少一個月的學習,這既是對於玉石文化的尊重,也是家族歷來創造的一個企業文化。而他個人只所以在玉石界被尊奉為領軍人物,正是因為他的博學多識之下識別各種亂石的一雙火眼金睛。
如風知道父親要看下自己的學習成果,出於讓父親放心以及自己學習成果的驗證,開始侃侃而談。
“首先,玉石作為一種特別的石頭,我們得知道它是怎麼形成的。玉石的形成條件是極其特殊複雜的,它們大多來自地下幾十公里深處的高溫融化的岩漿,這些高溫的漿體從地下沿著裂縫湧到地球表面,冷卻後成為堅硬的石頭。在此過程中,只有某些元素緩慢地結晶成堅硬的玉石或寶石,且它們的形成時間距離我們非常遙遠。按先後可劃分為如下幾個重要時期:
白雲岩沉積階段:在中元古代晚期(距今約十幾億年),在塔里木古陸南緣,也就是今天崑崙山脈北緣所在的位置,曾經是一片淺海地帶,那裡有大量的碳酸鹽沉積,其中含鎂質的白雲岩為成玉的主要物質來源之一。
白雲岩區玉變質階段:在元古代末期震旦紀,塔里木運動造成全區強烈的褶皺斷裂活動,從而最終形成了塔里木大陸。在廣泛的區域變質作用中,白雲岩變質為白雲石大理岩。此後,該地區的陸塊隆起,成為我國最早露出海面的陸地之一,其上也沒有原層沉積物覆蓋。
白雲岩交代蝕變階段:在2億多年前的古生代晚期的石炭紀晚期至二疊紀晚期,一次世界性的地殼運動發生了,被稱為“華力西運動”。華力西晚期,在塔里木大陸的南緣,古陸塊的陸緣地塊和活動帶中間地塊中有強烈的斷裂活動和岩漿活動,沿斷裂帶有中酸性侵入岩侵入白雲石大理岩。在侵入體頂部殘留的白雲石大理岩捕擄體或舌狀體與岩漿侵入體和熱液接觸交代後,形成透輝石化、鎂橄欖石化和透閃石化蝕變,成為成玉的物質條件之一。”
柳南之跟著如風的講述頻頻點頭,沒有打斷他的話。如風見此,更加自信,繼續娓娓道來,
“再說玉的發展歷史。東龍山文化遺址中出土的玉器,首先是作為巫覡祀神,溝通天地人的媒介。圓形中空的玉壁,是先民昇天通靈的祭器,外方內圓的玉琮作為禮地之器,與天圓地方的原始宇宙觀念相關,象徵著天地、神靈、祖先的法力。紅山文化中的玉龍、雲形玉佩,是部落圖騰和首領權利的標誌物。玉在中國古代文明起源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夏商時期:東部沿海的制玉工藝與西部新疆的闐玉匯聚中原,形成玉文化一統之大觀,河南偃師二里頭出土的玉戈、玉鉞、玉璋、玉刀,顯示出高超的開料技術和精細的雕工。商代晚期安陽殷墟墓所出的玉器,包括禮器、儀仗、工具、用具、佩飾、藝術品、雜器七大類,特別是動物形生肖玉佩,種類繁多,雙線陰刻的誇張洗練與自然天成的俏色手法運用,將中國上古玉作推向鼎盛。
兩週時期:隨著社會禮制的日臻完善,玉器不僅是貴族在進行祭祀,朝聘、征伐、宴享、婚配、喪葬等活動的國家重器,如圭、璋、壁、琮等。同時人們將玉 的貞潔無瑕之比附君子之美德,作為美好事物與人格的參照物。“君子無故,玉不離身”,特別是組合玉佩,是將黃、環、珠、歙(用骨頭製成的,用來解繩結的錐子)等,以彩綬貫之,由短及長,鏘鳴清樣揚,以約束行止,諧和體貌。且這一時期的玉器紋飾多勾雲紋,粗細陰陽,勾連多變。成為上古服飾的一道亮麗之美景。玉之概念已經遠遠超出自然屬性。
兩漢時期:王室尚玉之甚,痴於對玉的迷信。在大力倡導孝義和厚葬的社會習俗中,以期保護死者不朽的喪葬用玉的明顯增多。玉衣、玉九竅塞、玉焓、玉握等,是漢代王公貴族特有之葬具。玉衣的使用根據等級不同,有金鏤、銀鏤、銅鏤、絲鏤之分。另外,乞求神靈的保佑、祓除不祥的辟邪用玉大量出現,如玉剛牟、玉翁仲等。在漢代常見的玉佩還有稱為牒的心形玉佩和線條流轉婀娜的“翹袖折腰”的舞人佩。貴族配劍,常以劍首蚌鉍四種玉裝飾,稱為玉具劍。
隋唐以降:盛世開明,經濟繁榮,絲路暢通。玉雕藝術由衰轉盛。唐玉受西域文化和佛教藝術影響,呈現出新的面貌。唐人玉帶板上多飾“蕃人進寶”“伎樂人”形象。玉飛天則是最早的佛教玉雕,其他玉佩飾也多以珍禽瑞獸為主,光潔玉潤的碾琢喝富麗華美的神韻透出玉質之美。
宋元以後:社會出現了規模可觀的玉雕市場和官辦玉肆,開後代世俗陳設玩賞之玉先。宋代出現的仿古玉器多為仿漢玉器。宋之肖生玉具有北方草原民族的濃郁氣息。金代傳世古玉中“春水玉”、“秋山玉”,前者鶻擒雁鵝春草間,後者虎逐群鹿秋山中,層次富於變換,雕法多樣。
明清時期:玉雕藝術走向了新的高峰。玉器普遍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工藝性、裝飾性大增,玉雕小至寸許,大至萬斤。鬼斧神工的琢玉技巧發揮到及致,山水林壑集於一處且利用玉皮俏色巧琢,匠心獨運,集歷代玉雕之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