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暫居於此的梅家興驚訝地發現,這個家裡除了他和兩位老人家之外似乎就沒有別人了。
為此,他也曾不止一次地詢問過張老漢。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張老漢對於梅家興的疑問好像並不在意,還總是支支吾吾地迴避著什麼。對此,梅家興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又過了些日子,急於尋求真相的梅家興再也坐不住了。這次,他決定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去找陳老太說不定更管用。於是梅家興趁著張老漢外出幹活的空隙,便找到了陳老太,想要從她的口中得知一些真相。
不料當梅家興循序漸進地詢問到二老的家庭情況時,陳老太竟控制不住地哽咽了起來。梅家興見狀,料定事情定然不簡單。
待陳老太的心緒稍微平靜之後,她終於向梅家興道出了實情。
原來,她與老伴都已經年逾古稀。張老漢的耳朵有些背,這也是他有時候似乎並不願意搭理梅家興的原因之一。陳老太的眼睛也不是很好,最近是越發看不清東西了。
因為老兩口的年紀越來越大,幹不了重活,故而只能在不遠處的菜地裡種些好打理的蔬菜。待到蔬菜成熟了張老漢就把它們挑到集市上去賣,進而賺一些散碎銀兩貼補家用。如遇病痛災禍,則是靠著鄰里們的互相幫襯和接濟勉強度日,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讀到這裡,你可能會感到一絲疑惑,難道此二人無兒無女嗎?如若不然,又怎會是如今這般田地?
答案是——有,而且還不止一個。
他們夫婦二人育有三兒兩女,總共五個孩子。然而據陳老太所說,他們這些子女竟然已經十幾年都沒有登過門了!
原來,夫婦二人前後將他們兄妹五人撫養長大。本以為他們長大之後可以給自己養老送終,五個孩子裡只要有一個懂事的,二人的晚年也就有了依靠。可是萬萬沒想到,夫妻二人辛辛苦苦撫養成人的五個子女,竟然都是目無尊長不盡孝道的不孝之子!
起初,這幾個孩子還只是對他們言語不敬。到後來,竟然漸漸地開始對他們非打即罵。更有甚者,有好幾次居然因為一些生活瑣事將二老趕出家門!
雖然子女們對張老漢夫婦極不尊重,但畢竟都是自己的孩子,他們自然不會將此事放在心上。再多的謾罵甚至毆打他們也只會選擇忍氣吞聲委曲求全,總是對這些不肖子心存幻想。
待到五個孩子盡皆成家立業之後,是否養老如何養老就成了這些人探討的話題。
其實,他們哪裡是為了奉養老人,不過是為了貪圖其中的利益。當這種利益因為一些原因分配不均之時,他們那早已名存實亡的所謂親情就徹底地土崩瓦解。
每個人都想要讓自己的利益最大化,然而每個人又都不想奉養二位老人。既如此,索性都不去管了,眼不見心不煩。
就這樣,子女五人先後離開家,再也沒有回來過。在父母眼裡他們依然活著,而在這些子女眼裡,父母已經死了。
據陳老太所言,現如今除了大兒子張樹公尚在京城之外,其餘四人早已經不知所蹤。然而,即便張樹公與他們在同一個城裡居住,卻也從來沒有到此看望過他們一次。
聽到這,梅家興是既驚訝又憤怒。驚訝的是,像二位老人這樣善良樸實的尋常百姓,何以會生養出這等毫無人性道德敗壞的子女?憤怒的是,陳老太的子女們作為後輩,竟然如此喪盡天良,實在是駭人聽聞難以置信卻又不得不信。
似這般泯滅人性豬狗不如的不肖子孫,還有什麼臉面活在這個世界上?難道這些人都無兒無女?抑或是都能夠長生不老?你們也會有老去的一天,待到那時,是不是也會像張老漢夫婦一樣,落得個孤苦無依的悲慘下場?
諸如此類,當世之中不能說比比皆是,卻也不在少數。古人云“百善孝為先”,試問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可以棄之不顧,那這個人還有什麼是不能拋棄的呢?
原本梅家興在這已經待得有些厭煩了,可當他得知了事情的真相後,便毅然決然地決定要替二老出口惡氣。
似張樹公這樣的奸惡之徒如不能得到應有的懲罰,天理何在?公道何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