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集團指望不上,民眾同樣也指望不上。愛國青年喊喊口號還行,真正是同大陸聯盟開戰,先搞清楚合眾國的組成再說。
本來就是歐洲移民,天知道有多少人同自己的母國有聯絡。
在大街上隨便拉一個人問,他可能告訴你是:英格蘭人、愛爾蘭人、奧地利人、俄國人、比利時人……就是不會說自己是美國人。
原時空合眾國真正走向統一,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事情,在此之前大家都是外國人。
指望一幫外國人保衛美利堅,明顯不現實。只要大陸聯盟捨得出價,不怕沒有帶路黨。
可以說,現在百分之九十九的美國人,都不願意同大陸聯盟爆發戰爭。
包括羅斯福總統自己,這個時候也不想同大陸聯盟爆發戰爭,因為這意味著距離斷頭臺不遠了。
這次世界大戰沒有追究戰犯,那是因為英國政府投降得快,要是慢一點法蘭西就是前車之鑑。
法蘭西皇帝和貴族躲過了一劫,那是因為大家都是一個政治圈子裡玩的。圈子外的戰犯,只要被抓住那可都上了斷頭臺。
“沒有迴旋的餘地了麼?”
羅斯福無奈的問道。
“沒有!”
國務卿皮特肯定的回答道,隨即解釋道:“根據維也納傳來的絕密情報,弗朗茨大帝有意提前退位。
以他的作風,肯定會給兒子留下一個穩定的世界,在此之前勢必要清理可能帶來麻煩的隱患。
很不幸,我們恰好撞了上去,給了維也納政府借題發揮的機會。這份停戰條約,就是一個意圖分裂合眾國的陽謀。
現在已經有小道訊息傳出:如果各州不想承擔鉅額的戰爭賠款,只要脫離合眾國就可以了。
我個人判斷,這個訊息應該是真的。根據維也納協定的規定,神聖羅馬帝國拿走了近五分四的戰爭賠款,免去部分戰爭賠款並不算什麼。
戰爭賠款的數額太過巨大,我們中央政府承擔不起,勢必要分攤給各聯邦州。
一旦我們開始分配,天大的麻煩就來了。不管用什麼樣的方式分配,都不能令所有人滿意。
尤其是對中西部經濟落後的聯邦州來說,本來就連年財政赤字,再來一筆戰爭賠款,我簡直不敢想象這個後果!”
分裂,這是比戰敗更加沉重的話題。合眾國從建立開始,內部矛盾就從來沒有少過。
同樣是移民,也分成了三六九等。總體來說還是沿用了歐洲世界的鄙視鏈,西歐看不起中歐,中歐看不起東歐。
至於南歐和北歐,一直都沒有什麼存在感,算是介於中歐和東歐之間,屬於經常被無視的存在。
伴隨著神聖羅馬帝國的復興,歐洲世界的鄙視鏈漸漸發生了改變,可是合眾國的社會等級依舊延續。
現在社會地位最高的自然是英格蘭人,然後是神羅移民、法蘭西移民,接著是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國移民,處於社會最底層的則是義大利移民、東歐移民、以及愛爾蘭人。
再往下的有色人種移民,那就更不用說了,壓根兒就沒有任何社會地位可言。
因為移民的時間不一樣,各民族在合眾國的分部也不均衡,比如說:英格蘭移民就多集中在東部各州,中西部所佔比例則相對較少。
這樣的人口分部,平常時期看不出來什麼,關鍵時刻就問題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