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行動,民間也沒有閒著。反應最快的就是資本市場,戰略物資在期貨市場上的價格不斷攀升,股市同樣上演了冰火兩重天。
從事海外貿易的企業有一家算一家,全部都跌的懷疑人生,取而代之的是軍工板塊迅速拉昇。
為了自家的利益,從事海外貿易的資本家們迅速行動起來,在全歐洲範發起了聲勢浩蕩的反戰活動。
尤其是歐洲小國,幾乎是全民一起參與,向英奧兩國駐外使館遞交請願書,呼籲兩國冷靜下來用談判解決問題。
可惜沒有什麼卵用,不列顛和神羅的戰車均已啟動,根本就不是想停下來就能夠停下的。
不是弗朗茨不尊重民意,恰恰相反,發動戰爭正是因為民意。民間反戰的聲音雖然高漲,可是主戰的聲音更大啊!
國內反戰的除了那幫利益受損的傢伙,就只剩下理想主義者了。毫無疑問,和全社會相比,這些人的聲音根本就微不足道。
沒有辦法,英國人那頭鹿實在是太肥了。如果大英帝國依舊如日中天,大家縱使有野心也只能憋著。
現實非常殘酷,英國人錯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直接導致了自身在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原本大家雖然懷疑英國人的實力,但是震懾於皇家海軍的威名,一時半會兒還不敢輕舉妄動。
可是伴隨著英國人宣佈退出自由貿易體系,一下子就將自己的底給漏了出去,大家猛然間發現昔日的世界工廠現在已經日薄西山了。
軟肋一旦露了出來,再想要擁有之前的威懾力,明顯是不可能了。
這個世界上聰明人還是很多的,弗朗茨能夠想到用數量堆死英國人,民間自然也有人能夠想到。
憑藉工業體量上的優勢,神羅完全可以做到:英國人每造一艘軍艦,自家就造兩艘與之抗衡。
海軍是技術兵種,更是科技兵種。皇家海軍再怎麼精銳,也不可能在海上做到以一敵二。
至少在雙方軍艦效能相差無幾的情況下,是無法做到以一敵二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明明自家的綜合國力更強,憑什麼讓英國人當老大?
這可不是一個虛名之爭,背後還伴隨著大量的利益。最大的紅利自然是貨幣霸權了,這玩意兒差不多是世界霸權捆綁在一起的。
最近十幾二十年,英國人的霸權地位不夠穩固,連帶著英鎊的貨幣霸權,也被神盾分走了一大塊肉走。
可是再怎麼分享,也比不上吃獨食的好。能夠幹掉英國人,獨享貨幣霸權沒有人能夠拒絕。
不光是如此,英國人手中還有最肥沃的殖民地,無論是對貴族、還是對平民,都是一種莫大的誘惑。
一朝翻身不是開玩笑的。按照弗朗茨大帝的一貫作風,最肥美的土地都是要分封出去的,由不得大家不動心。
大家盼心心盼月亮,好不容易才等到了大英帝國沒落,要是不快點兒動手,後面英國人復興了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