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神聖羅馬帝國> 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 (3 / 4)

我們現在要做的,不光是日本政府作戰,更多還是要和英國人博弈。

有英國人搗亂,我們想要獲得國際社會的支援根本就不可能,歐洲各國是不會輕易站隊的。

外交部真正能夠爭取到的,也就神聖羅馬帝國和西班牙。有英國人牽制,兩國也很難在遠東地區向我們提供實質上的幫助。”

沒有辦法,這年頭的大英帝國就是這麼牛。即便是神聖羅馬帝國強勢崛起,仍然不能掩蓋不列顛的強大。

何況,遠東地區本來就是英國人佔據優勢,神羅都是後期插足的,在當地的影響力遠遠比不上英國人。

若不是有擊敗法蘭西的威名,估計還會被人當成二流國家。現在神羅和不列顛的矛盾,除了利益之外,同樣還有“名頭”之爭。

個人可以不計較名利,但是國家不行。沒有赫赫威名做震懾,那是幹什麼都不方便。

陸軍大臣葉夫根尼:“不光是外交上存在問題,軍事上同樣困難重重。我們在遠東地區的兵力有限,日本人可以動員數倍的兵力參戰。

戰略收縮本來是最好的選擇,但是帝國沒有做好戰爭準備,在各地囤積的物資有限。

為了保障後勤,我們只能分兵駐守節節抵抗,為援兵抵達爭取時間。

從軍事上來說,現在無論是做什麼,都比不上讓西伯利亞鐵路通車重要。

我提議從現在開始,西伯利亞鐵路晝夜不間斷施工,爭取在最短的時間內通車。

其次是立即組織物資採購團,前往歐洲採購戰略物資,晚了就要被日本人搶先了。”

落井下石,或許是吧!

不過政治本來就是死道友不死貧道,戰略誤判總是要有人承擔責任的,首相不背鍋大家就要背鍋。

承擔責任也不等於立即捲鋪蓋走人,什麼時候離職還是要從戰場上來看。要是前線打贏了,同樣可以皆大歡喜。

原時空謝爾蓋·維特就因為承擔責任,加上俄軍在前線不斷失利,為了給國內一個交代,被迫在一年後去職。

至於後世網路上的反戰、和沙皇政見不和,那完全是扯淡,估計連誘因都算不上。

日俄戰爭是日本人先動的手,沙皇政府只是被動應戰,根本就沒得選擇,反戰總不能讓前線光捱打不還手吧?

政見不和,那就更扯淡了。從尼古拉二世繼位開始,謝爾蓋·維特就是沙皇政府的重臣,一混就是十幾年,還被提拔成了首相。

真要是政見不和,根本就沒有這麼戲。以尼古拉二世的作風,不喜歡的人通常都是直接一腳踹開。

如果有的選擇,葉夫根尼也不想落井下石。可是沒有辦法,繼續和稀泥,要不了多久就要輪到他自己倒黴了。

戰爭不是兒戲,前線是什麼情況,沒有人比他這位陸軍大臣更清楚了。

不提前打打預防針,後面一系列的戰敗傳來,又該怎麼收場?

看看措辭就知道了“分兵駐守”、“節節抵抗”、“爭取時間”,那分明就是讓大家做好接收“前線戰敗”的思想準備。

翻盤還是西伯利亞鐵路通車之後在說,誰讓這條鐵路開工時間,比原時空要晚呢?

即便是不把法國勞工的命當一回事,也沒有辦法一下子把鐵路搶通啊!

局勢已然崩壞,下面的人還在爭權奪利、推卸責任,饒是尼古拉二世的養氣功夫已經提高了,那也忍不住了。

只見他猛的一拍桌子,怒斥道:“都到了什麼時候,你們一個個不想辦法解決問題,反而在這裡爭相推諉,別忘了你們的身份!”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