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人的東進戰略,不僅意味著維也納的禍水南引計劃破產,同時還威脅到了神羅的陸地霸主地位。
維也納政府不可能看著俄國人完成黃俄羅斯計劃,眼下最不希望沙皇政府成功的就是他們,我們現在根本就不用著急。
不管俄奧同盟是否依舊牢不可破,俄國人的東進戰略一旦有成功的跡象,維也納政府勢必要出手打壓。
成功了第一步,再想要邁出第二步,俄國人就會發現全世界都是他們的敵人,尤其是這裡面還有他們最親密的盟友。
到時候俄奧同盟就算能夠勉強維繫,那也是名存實亡,我們的機會就來了。
不過光俄國人還不夠,要對付神聖羅馬帝國,帝國還需要更多的盟友。”
提起“盟友”二字,羅伯特·塞西爾首相就是一陣頭疼。沒有辦法,他接手的就是經濟繁榮、外交一塌糊塗的爛攤子。
儘管他的前任,在不列顛所有的首相中都算得上能力傑出,但是因為錯估了法蘭西的實力,就將不列顛帶到了懸崖邊上。
補救,那完全是想多了。從歐陸聯盟建立開始,不列顛的施展外交手段的餘地就不大了。
努力了這麼多年,不列顛都沒有一個真正的盟友。日本不能算,那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弟,還沒有資格成為不列顛的盟友。
眼下除了俄羅斯帝國外,羅伯特·塞西爾都不知道該拉誰,又能夠拉誰?
“外交部有什麼建議麼?”
這種複雜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人士的好,儘管看外交大臣那張苦瓜臉,就不像是……
外交大臣卡梅倫無奈的回答道:“歐洲各國是指望不上了,他們能夠保持中立,那都是上帝保佑的結果,我們的目標只能放在美洲。
美洲的獨立國家很多,但是有實力的卻沒有幾個,能夠被我們拉攏的就更少了。
最具有拉攏價值的自然是美利堅合眾國,其次是聯盟國,遺憾的是這兩家是死對頭。
要是把這兩家都拉過來,估計我們什麼都不用幹,就專門調節他們之間的關係了。
二選一的話,另一家很有可能被敵人拉過去。以維也納政府的外交能力,出現這種情況的機率不會低於百分之九十。
除了一對冤家之外,剩下的墨西哥、哥倫比亞、阿根廷、智利等國,也是外交部公關的目標。
只不過這些國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實力不足。在政治上壯壯聲勢還行,指望他們做多大貢獻根本就不可能。
最多分散一下敵人的精力,威脅他們在美洲的殖民地,對大局的幫助有限。”
合眾國和聯盟國的對立,不列顛也是居功甚偉。從英法奧西聯合干涉開始,就為今天的兩國對立埋下了隱患。
論起挖坑不列顛是專業的,當年一起聯手的法蘭西、奧地利、西班牙也不是等閒之輩。
美國南北分裂之時,作為仲裁者的四國不約而同的在邊界線劃定上埋雷。
政治手段尚且稚嫩合眾國和聯盟國領導人,明顯沒有遇到這種玩法,下面的具體負責人就更懵逼了,全程讓四國代表團參與。
最終得結果就是,本就仇恨滿滿的南北政府,因為邊界的問題,戰後關係變得更加惡化。
若不是之前的戰爭打得太過慘烈,兩國的民族凝聚力又不強,內部矛盾還有一大堆,沒準又來第二次pk了。
事實上,要不是歐洲列強爆發內部矛盾,放鬆了對兩國關係的挑撥,南北政府沒準已經打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