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識到了法蘭西僱傭兵的的戰鬥力,安東尼奧發現自家的軍隊確實拿不出手。
並非西班牙人就不善戰了,主要是軍隊和國家一樣,都已經腐朽了。
改革從來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在軍隊改革完成前,西班牙政府還需要一支能夠撐門面的部隊。
不求達到世界頂尖水平,至少也要能夠吊打殖民地叛軍,維護殖民帝國的穩定。
現在這支來自法蘭西的僱傭兵,就恰好能夠滿足要求。
如果是在法蘭西強大時期,安東尼奧是絕對不敢生這個念頭。現在不一樣了,連年征戰的法蘭西,明顯就是拔了毛的鳳凰。
除了軍隊稍稍能打一點兒外,其餘的樣樣不如西班牙,包括人口也是如此。
雖然目前法蘭西的總人口數量略多,但是青壯勞動力少了。按照目前這種局面持續下去,要不了幾年時間人口總量都會被西班牙超越。
實力對比發生了變化,膽氣也跟著發生了變化。沒有了被鳩佔鵲巢的風險,安東尼奧就準備挖法蘭西的牆角。
殖民大臣塔博亞達:“進展的非常不錯,連綿不絕的戰爭,法國人早就厭煩了。
在我們開出條件之後,大約有五分一的僱傭兵願意帶著家人移民,另外還有近三分一的人表示會慎重考慮。”
“厭煩”,自然有西班牙政府宣傳的功勞。並不是所有的僱傭兵都喜歡戰爭,何況就算不為自己考慮,也要為家人考慮。
經歷過戰爭,才知道和平的可貴。長達六年的戰爭,早就讓法蘭西民眾感到了厭煩,只不過他們無權宣佈結束。
為了躲避戰禍,每年都有大量的法國人拖家帶口移民海外。有錢的買船票走,沒錢的當難民逃荒。
有了俄國人在前面負責拉仇恨,歐陸戰爭那點兒仇恨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包括西班牙在內凡是和法蘭西接壤的國家,都沒有少接收難民。
正是因為接收難民,西班牙政府才有了留下僱傭兵的念頭。全家老小一起弄過來,不怕這些傢伙不聽話。
多了不敢說,幾十萬移民西班牙政府還是敢接收的。反正連年征戰,法蘭西也是男少女多,消化起來容易。
安東尼奧首相滿意的點了點頭:“非常不錯,有了這些種子在,我們就可以混編幾個主力軍團了。
後面的工作就交給外交部了,儘快和各國交涉,把這些人的家屬弄回來。
至於不願意移民的法國人也不要強迫,他們願意回去就回去好了。不過將他們送回法蘭西之後,我們將不再為他們的安全負責。”
果然,西班牙政府的節操也高不到哪裡去。不願意把僱傭兵交給俄國人,那是自己想要挖牆腳。一旦發現不能為之所用,出買起來同樣不含糊。
安東尼奧也不怕傳出去有損國際形象。法蘭西僱傭兵確實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西班牙政府也不是沒有付薪水。
本來就只是單純的一次勞務合同,錢貨兩清就算完事。
只要沒把人親自送到俄國人手上,就不能算是出賣。至於送回法蘭西后發生的事情,那就和他們沒關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