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蠻”、“殘暴”的帽子,短時間內俄羅斯帝國是甭想摘掉了。亞歷山大三世時代苦心經營起來的國際形象,此刻是一朝喪盡。
得益於影片資料模糊不清,無法準確的辨認出俄軍官兵的身份,要不然尼古拉二世非得把這些廢物送去見上帝不可。
局勢已經糜爛,要追究責任那也是未來的事,眼下最重要的還是善後。
被維也納政府控制的盟軍總部,直接勒令駐巴黎俄軍自己解決麻煩。不管沙皇政府是否願意,現在都只能硬著頭皮上。
……
聖彼得堡
冬宮中,尼古拉二世陰沉著臉坐在首位之上,冷漠的說道:“發生在法國的事情,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我們的國際形象。
為了挽回這些不利影響,維護俄羅斯帝國的利益,現在我們必須要採取果斷措施。
……”
顯然,尼古拉二世至今都沒有搞清楚重點。“國際形象”,那玩意兒一旦敗壞了,那就真壞了。
想要挽回也不是不可以,但這絕對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能夠改變的。
與其糾結於國際形象,還不如先想辦法穩定法蘭西局勢。這些利益,才是真正看得見摸得著的。
頗別多諾斯柴夫提醒道:“陛下,盟軍總部已經授權我們全權處理法蘭西事物。
當務之急,我們首先要做的是穩定巴黎局勢。照會駐法司令官,追究相關責任人的事,可以等局勢穩定過後再進行處理。”
(頗別多諾斯柴夫:尼古拉二世私人教師兼謀臣、東正教事務總管理局局長)
沒有辦法,盟軍授權駐巴黎俄軍全權處理,看似是非常的信任,實則是讓沙皇政府自己收拾爛攤子。
事情是駐法俄軍惹出來的,現在局勢失控,沙皇政府難辭其咎,想要推脫都不行。
並且善後工作,還必須要幹得漂亮。要不然遭遇無妄之災的其他幾個駐軍盟國,就要過來找麻煩了。
不是怕不怕的問題,關鍵是大家在同一口鍋裡混飯吃,還需要相互配合。真要是把關係搞僵了,駐法俄軍的處境還會更糟。
說不不好聽的,真要是法國人徹底抱走,僅憑駐法俄軍那點兒力量,根本就鎮不住場子。
受限於距離,俄羅斯帝國就算是想要增援,時間上也來不及,只能倚仗盟友們的力量。
或許單個國家實力有限,可是這十幾個國家加起來,綜合實力距離俄羅斯帝國實際上也不是太遠。
財政大臣謝爾蓋·維特:“局長說得不錯,現在的局勢已經不容許我們拖延了。
維也納政府現在擺明了是不想插手。法國政府又罷工了,從現在開始我們在法蘭西所花費,都需要自行籌措。
拖延的時間越長,帝國的損失就會越大。
為了儘快解決問題,我提議立即派出一個代表團趕赴巴黎,負責調查事件起因,協調同法國政府的關係。
不管怎麼說,都先要把法國政府安撫住。只有他們出來工作了,社會秩序才能夠儘快恢復。”
並非謝爾蓋·維特反對暴力鎮壓,主要是現在法蘭西的局勢太過複雜,靠暴力根本就解決不了問題。
想要解決產生問題的人,貌似駐法俄軍又力有不及。考慮到財政上的壓力,沙皇政府也不可能派百八十萬俄軍玩兒大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