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想要自己發財,還準備帶著投資者們一起發財,準備打破財團在經濟上的壟斷,構建一個“烏托邦式的經濟體系”。
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里維拉還在四處蒐羅志同道合者,組建專業的投資團隊,同時還制定了嚴格的商業投資計劃。
拿到投資之後,除了發放給西班牙政府的貸款,和正常的人員薪水外,里維拉並沒有大肆揮霍。
反而開啟了買買買的步伐,先是抄底了奧地利電力公司2.1%的股票,緊接著又買入了奧地利汽車集團3.3%的股份,隨後又收購了蘇伊士運河1.9%的股份……
從投資角度來看,這些全都是優質資產,可以獲得豐厚回報的企業。“腳踏實地”的評價,也是當之無愧。
在里維拉大舉買入的同時,也大幅度拉昇了企業的股價。從賬面上的資料來看,里維拉的投資集團已經實現了盈利。
成熟的商業邏輯,專業的財務報表,最重要的是剛起步就實現了盈利。
媒體已經將“商業天才”的帽子,扣在了里維拉頭上,號稱是19世紀最天才的投資人。
現在無論走到哪裡,里維拉都是最亮的崽。如果一直成功下去,里維拉就是商業天才。
現實就是這麼詭異,騙子和商業天才往往只有一線之隔,區別只是在於是否“成功”。
非法融資,隱瞞風險欺騙投資者,這些都是小問題。
現在可是19世紀,資本經濟最黑暗的時刻,對比送“花生米”、“土飛機”的同行,僅僅只是欺騙的里維拉簡直就是一個聖人。
只不過現在的“聖人”里維拉,遇到了創業以來的最大麻煩。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投資集團大了同樣也是如此。
自古以來財帛動人心,里維拉這個創始人沒有跑路,下面的小弟卻有人先一步跑路了。
這年頭沒有線上支付,募集到的投資大都是現金和支票。能夠在鉅額財富面前,不動心的只是少數。
某些受不了誘惑的傢伙,動起了歪腦筋。先是扣留了部分投資,不計入帳上。
沒有網際網路投資者無法隨時查賬,里維拉也不可能和每一個投資者建立聯絡。蛀蟲們的第一波操作圓滿成功。
只不過這種事情,瞞得了一時瞞不了一世,到了利息兌付起問題就要暴露了。
為了避免鋃鐺入獄的下場,這些“蛀蟲”索性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利用職務之便捲款跑路。
蛀蟲跑路了,損失慘重的投資人卻不肯善罷甘休,要求里維拉的投資集團繼續履行合同。
白紙黑字的合同寫得明明白白,根本就不容抵賴。雖然捲款跑路的是員工個人行為,但是和投資人簽訂合同的卻是投資集團。
這筆損失,不管里維拉願不願意都必須要承受。如果只是個例,倒也不是無法接受,問題是暴雷跑路事件層出不窮。
無論是提高待遇,還是加強監管,類似事件依舊屢禁不絕。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里維拉的投資集團早晚都會被拖垮。
報警是必須的,可惜這年頭找人太難了。只要出了國,警方就無能為力了。
縱使歐陸聯盟各國簽訂了“引渡條例”,那也要先找到人才行。
里維拉:“諸位,現在已經到了我們生死存亡的時刻。如果不能杜絕類似捲款跑路事件,投資集團早晚都會被這些雜碎毀掉。
今天我們就是要解決這個麻煩。為了集團的未來,也為了我們自己的未來,我希望大家不要有絲毫保留,大膽說出心中的想法……”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