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神聖羅馬帝國> 第兩百八十六章、維也納和會和天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兩百八十六章、維也納和會和天坑 (2 / 4)

故意刁難、搗亂不算啥,麻煩的是栽贓陷害加抹黑,最後再輿論施壓,逼迫皇帝放棄。

歷史告訴弗朗茨,在這個問題上妥協的皇帝下場都不怎麼好,無論是朱允文,還是朱由檢,都是現成的反面例子。

輿論綁架、道德攻擊對吧,那好我把情報組織隱藏起來好了。平常時期根本就不冒頭,只是蒐集國內官僚、利益集團的黑料。

這些黑料就是彈藥,到了需要的時候,丟擲來就能炸死一大片。

相比之下,海外情報業務只能算是副業,蒐集一些基本資料沒問題,真正負責的是明面上的情報組織,同時向皇帝和政府負責。

既是為了制衡,同樣也是現實需要。特工也是高危行業,尤其是在海外從事間諜活動,經常需要外交部出面撈人,少不了要打交道。

除此之外,進行國際外交的時候,也需要情報做支撐。為了互相配合,海外的情報組織分部也從屬於大使館。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回答道:“普魯士王國的情況非常糟糕,即便是驅逐了難民,普通民眾的生活也受到了影響,很多人要依靠野蘿蔔充飢。

使館傳來的訊息,僅這個月柏林政府就鎮壓了八次罷工、三次革命,普魯士王國現在就像是一個火藥桶。

俄羅斯帝國的情況略好一些,戰場上的勝利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危機,不過國內的勞資衝突非常嚴重。

在過去的一年裡,陸陸續續爆發了一百多起罷工事件,簡直快要趕超法國人了。

剛剛結束的這個冬天,包括聖彼得堡在內的五十多城市,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物資供應不足。

為了節省燃煤,聖彼得堡的居民不得不幾家人合夥做飯,很多地區都出現了一大家子擠在一間屋子裡相互取暖。”

俄羅斯的罷工沒有引起弗朗茨的重視,主要是有法國那個怪胎在,已經重新整理了他的認知。

事實證明,法國民眾愛罷工是有歷史傳承的。即便現在還是十九世紀,法國民眾就愛上了這有意義的活動。

不同於後世挑戰者眾多,現在法蘭西以每年高達三位數的罷工次數,常年位居世界罷工界榜首,暫時還沒有可以和他們比肩的存在。

弗朗茨登基這麼多年,奧地利爆發的罷工總和,都不一定能夠趕得上法國人一年的罷工次數。

當然,這只是統計成規模的罷工次數,必須要有千人以上參加的才算,小規模的誰也不知道每天會發生多少次。

想想也對,現在法蘭西可是法意的結合體,都有豐富的罷工經驗,罷工次數多點兒也正常。

冬天已經過去了,民眾對物資的需求量正在下降,沙皇政府已經度過了最危險的時刻。

柏林政府就不一樣了,革命黨的頻繁起義,無疑是普魯士國內虛弱到了極點的表現。

戰爭不是問題,“****主義”的體制下,普魯士民眾不懼怕戰爭,前提條件是必須要讓他們先吃飽。

餓肚子那是萬萬不能的,前面他們同仇敵愾驅逐難民,也就不奇怪了,自己都吃不飽誰願意多一群來搶食的?

弗朗茨疑惑的問:“普魯士有奧得河、易北河同我們相連,國內的鐵路網比較完善,水陸都可以,應該不會缺糧食才對。

霍爾斯,最近幾個月,柏林政府從我們這裡購買了多少糧食?”

海路斷絕後,和普魯士王國接壤就剩下了奧地利、丹麥、德意志聯邦三國可以貿易。

毫無疑問,柏林政府要進口糧食肯定要找奧地利,另外兩家可沒有那麼多糧食出售給他們。

農業大臣霍爾斯:“聖誕節過後,我們已經陸續向普魯士王國出口了76.8萬噸農產品,包括20萬噸麵粉、30萬噸土豆、12萬噸玉米、2萬噸大豆、3萬噸肉製品……”

土豆出口數量超過麵粉,弗朗茨知道這是普魯士經濟崩潰的前兆。只有實在是撐不下去了,才會大規模採購更廉價的土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