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忽視實力上的差距,普波聯邦現在看似很慘,但他們的人口是我們的兩倍,領土面積是我們的五倍。
兩國合併後,究竟是誰兼併誰,這是非常明顯的事情。
況且,普俄戰爭的殘酷,也是一個迫切的現實問題。接納普波聯邦,我們就必須要幫他們打贏這一仗。
戰後還要拿出大筆資金替他們還債、幫他們戰後重建,我們的收益僅僅只是虛無縹緲的大國夢。
真要是付出這麼大的代價,就為了獲得一個大國地位,還不如和奧地利人合作算了。起碼不需要我們的小夥子上戰場,不需要政府勒緊腰帶過日子。”
言者無心,聽著有意。
在內心深處,喬治一世已經種下了懷疑的種子。“多疑”是帝王的本能,在這裡不是貶義詞。
懷疑歸懷疑,明面是喬治一世還是處變不驚,似乎是毫不在意。
外交大臣史蒂夫·李:“首相閣下,你說得不錯。我們確實沒有能力吞下普波聯邦,參加這次戰爭需要付出的代價也確實非常大。
不過這並不重要,普波聯邦從來都不是德意志邦國中的一員,我們要他們幹什麼?
我們只需要吸收勃蘭登堡公國、石勒蘇益格公國、荷爾斯泰因公國進來就夠了,其他非德意志地區領土完全可以放棄。
現在我們不需要做太多,只要拖延時間,等俄國人贏得這次戰爭,再出手就行了。
英法奧三國都不會讓俄國人吞併普波聯邦,等他們出手干涉後,我們就趁機拿回德意志地區的領土,不僅可以獲得英國人的支援,法奧的反應也不會那麼激烈。”
史蒂夫·李的提議,明顯比英國人的計劃可行性高得多。放棄普波聯邦後,只吸納其中的德意志邦國,喜劇帝國就不用擔心被噎死,需要承擔的風險也要低得多。
翻開歷史書就知道,普魯士王國是由勃蘭登堡公國和普魯士公國合併組成的。
勃蘭登堡公國是德意志諸侯之一,而普魯士公國的前身是條頓騎士團國,因為國內貴族多是德意志人,逐漸被同化。
不管怎麼同化,從狹義上的地域劃分方式,普魯士公國地區並不屬於德意志地區,踢出去也是說得過去。
喬治一世動心了,這三個德意志邦國的領土面積雖然不大,卻是普波聯邦最精華的地區。
如果能夠拿到手,無論是國家實力,還是他的個人威望,都會更進一步。並且,還不需要承擔和俄國人開戰的風險。
收回了波蘭、立陶宛地區,又吞併了普魯士公國,如果沙皇政府還不滿足,英法奧三國就要炸毛了。
不需要付出多少代價,就能夠摘取一份肥美的果實,喬治一世實在是想不到拒絕的理由。
略加思索過後,喬治一世欣喜的說道:“李,你的計劃太棒了,你一定能夠成為一名偉大的外交家,就像梅特涅親王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