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亞雷斯總統臉色大變,別的問題都還好說。“交出責任人”,那是萬萬不可能的。要是把人交了出去,軍隊非得譁變不可。
況且,就算是他們犯罪,那也該接受墨西哥的法律處置,怎麼能夠讓奧地利人審判呢?
指望英法調停,遺憾的是英法兩國公使看到奧地利人提供的證據後,就開始神遊天外了。
不是他們不想幫忙,關鍵是證據擺在眼前。奧地利人有書面檔案證明這些是奧地利公民,還有攝影師拍攝的墨西哥共和軍暴行的照片。
英法奧三國名義上還是盟友,在奧地利佔理的情況下,他們是無法支援墨西哥共和政府的。
胡亞雷斯總統清楚,奧地利人在這個時候發難,提出這些條件故意刁難他們,絕對不僅僅只是要為這些“公民”出頭。
不把奧地利人的真實目的搞清楚,是很難解決問題的。這個時候奧地利軍隊已經兵臨城下,想要抵抗都來不及了。
唯一令他欣慰的是奧地利人還在顧及國際影響,沒有不管不顧的直接動手,那就證明事情還有迴旋的餘地。
這個年代的列強有一個共同特點,當講道理無法達到目標的時候,他們就會選擇用大炮說話。
充當雙方橋樑的角色,落到了英國公使愛德華身上。這種事情他們最擅長了,這個年代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國際衝突,都沒有少了英國人的影子。
……
當天晚上,英國公使愛德華就出現在了奧地利使館中。
放下了手中咖啡,愛德華優雅的問道:“康普頓閣下,貴國在墨西哥的行動,倫敦政府也在密切關注。
我們是盟友,如果需要幫助的話,不用客氣。只是你們究竟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目的?”
英國人的“幫助”與其說是幫助,不如說是警告更加合適。在海外擴張的時候,奧地利可沒有準備借英國人力,那玩意兒弗朗茨怕還不起。
隱藏的含義,康普頓公使自然聽明白了。強調“盟友”,無非是說不能損害不列顛的利益。提出“幫助”,無非是在警告不要做的太過分。
端起了桌子上的咖啡,康普頓公使喝了一小口,不慌不忙的說道:“邪惡的共和思想,必須要得到遏制。
如果不給墨西哥人一點兒教訓,豈不是讓共和思想變得越發猖狂?要是蔓延到了歐洲大陸,恐怕大家都不好受。”
這個解釋顯然不能令愛德華滿意,維也納政府什麼時候這麼有國際主義精神了?
要知道弗朗茨執政以來,先是放縱俄羅斯帝國,接著又當出了法蘭西,怎麼看都不像是負責任的歐洲大國。
奧地利人打擊共和思想,愛德華是相信的。作為君主制國家的中堅力量,奧皇的權利可是絲毫不比沙皇弱。
只不過奧地利改革的早,社會改革已經完成了,這些發展的很不錯,社會非常穩定。
在打擊共和思想的問題上,君主國家的立場是一樣的,這是思想界的話語權之爭,大家都不會輕易放棄。
愛德華不確定的問道:“康普頓閣下,這麼說來,貴國是準備讓馬西米連諾一世復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