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說是不可能的,人家才是真正的虔信徒。就如同伯父斐迪南一世說的:我最大願望就是把哈布斯堡的旗幟插在耶路撒冷。
好吧,很多代哈布斯堡王朝皇帝都說過同樣的話,只是他們運氣不好,遇到了鼎盛時期的奧斯曼帝國沒有成功。
現在機會來了,一個個都按耐不住了。就連一貫沒什麼心思的老實人父親,也表示萬一死在了耶路撒冷,那正好與上帝同在。
如果不是弗朗茨阻攔,停戰條約剛簽訂,他們就跑過去了。面對一幫宗教狂,弗朗茨也很無奈。
自從奧地利收復耶路撒冷後,從歐洲各國前往耶路撒冷朝聖的人就特別多,不要說城內,就連城外都搭起了帳篷。
為了解決朝聖者們的住宿問題,耶路撒冷城市管理委員會被迫改變了原來的全部拆除重建方案,對城內建築物進行了修繕、改建。
大部分建築物都被改為了旅館、酒店,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裝修,然後就對外營業。
不等弗朗茨反應過來,耶路撒冷就變成了奧地利最富盛名的旅遊城市,什麼宣傳、策劃、廣告通通都是多餘的。
這次前往耶路撒冷加冕,主要還是為了作秀+裝逼,所以排場自然是小不了的。
為了籌備這次盛典,維也納政府也是下了血本。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惜代價的往上面投入,弗朗茨估計最後的開銷可能會高達上千萬神盾。
不要覺得貴,這些投入都是值得的。別的不說,收復耶路撒冷過後,奧地利的統治更加穩固了。在這個利好的訊息面前,亂七八糟主義、思想,都沒有了市場。
這還只是國內,在國際上奧地利的聲望也暴漲了一波。軟實力上的增長,無法用金錢來進行衡量。
1875年4月3日,弗朗茨帶著一大家子從維也納出發,開啟了朝聖之路。
剛上了火車,就意外頻出。先是伯父斐迪南一世犯病,好吧這隻能算是小問題,他每天都要犯病,大家都習慣了。
接著母親蘇菲皇太后又暈倒了,一陣兵荒馬亂過後,據醫生給出了答案:火車速度太快——暈車。
沒得說,那就減速吧!弗朗茨乘坐的專列,是這個年代最快的火車,理論上最快可以跑出八十碼的速度。
當然,這僅限於理論上,鐵路不是一馬平川,遇到了山路彎道,肯定不能跑那麼快。平均速度也就四五十碼左右,在這個年代算是快的了。
減速過後,情況要好了很多。本來朝發夕至的,結果被拖延到了第二天才抵達威尼斯,連帶著交通運輸都受到了影響。
這只是小問題,無非是威尼斯到維也納的鐵路多封一天而已,損失不算大。到了威尼斯考驗才真正開始,除了弗朗茨這個暈船皇帝,還有一家子老弱婦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