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雙方的條件差距懸殊,但是在各方調和下,談判進行的還是非常順利。
賠錢是不可能的,就算是蘇丹政府肯賠錢,他們也拿不出錢來,這場戰爭已經打崩了他們的錢包。
現在的奧斯曼帝國實際上已經財政破產了,不但國際債務暫停支付,就連國內公職人員的薪水也發不出來。
奧地利發動這次戰爭本來就不是為了訛詐戰爭賠款,雖然喊出一個天文數字,那也只是漫天要價。
沒錢就割地,這也是歐洲大陸通行的慣例。這方面實際上沒啥好談的,已經被吃下去的不可能再吐出來。
奧地利的要求不高,除了被佔領區域那十幾萬平方公里土地外,也就增加了耶路撒冷和阿拉伯半島。
奧斯曼帝國早就喪失了對阿拉伯半島的實際控制權,奧地利要的也只是一個名義上統治阿拉伯半島的合法性。
真正令蘇丹政府頭疼的也就耶路撒冷,這不是戰略、經濟上的問題,沒落的奧斯曼帝國已經沒有資格談中東戰略,主要是宗教上的麻煩。
偏偏在這個問題上,歐洲各國就沒有支援他們的。政客也是人,同樣有七情六慾,遏制奧地利固然重要,把自己搭進去就不值得了。
出賣聖地的罪名,沒有人背得起。這個問題上支援奧斯曼帝國,民眾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他們噴死。
正常情況下,這種有爭議的談判會持續很長時間,可惜奧斯曼帝國內部矛盾不斷激化,戰爭難民正在吞噬這個國家。
奧地利拖得起,蘇丹政府可堅持不住。要是不快點兒結束戰爭,把難民送回去恢復生產,明年的春耕就完蛋了。
作為一個農業國,奧斯曼帝國的家底可不厚實,這場戰爭已經耗盡了家底。一旦春耕不能順利進行,來年爆發大饑荒他們可頂不住。
相比之下,奧斯曼帝國和俄國人的談判反而陷入了僵局。沙皇政府既想要收回上一次戰爭中丟掉的高加索地區,又想要拿到黑海海峽,還提出了賠款要求。
站在俄國人的立場上,他們的要求是符合實際需要的。亞歷山大二世需要給一場大勝,抵消上一次戰爭失敗帶來的惡劣影響。
戰爭已經打贏了,上一次丟掉的高加索地區就必須拿回來。對俄羅斯帝國來說,黑海海峽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沙皇政府沒有辦法放手。
沙皇政府窮得叮噹響,又想索要戰爭賠款彌補財政。要求太多了,奧斯曼帝國自然不能接受。
奧地利和俄國人還是盟友,這場戰爭又是聯合發動的,俄土談判沒有結束,停戰條約自然籤不下來。
對沙皇政府的獅子大開口,弗朗茨也震驚了,他終於明白為什麼大家對俄國人的評價都少不了“貪婪”。
這還不是一般的貪婪,如果俄國人獨自出兵打出目前的戰果,那麼沙皇政府的條件還勉強說得過去,可問題是他們並沒有這麼強的實力。
只要奧地利停止發放後勤物資,前線的俄軍要不了多久就會崩潰,沙皇政府現在可沒錢勞師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