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英國人外,還有哪個列強希望看到義大利地區統一?答案是:一個沒有。
甚至英國人的支援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想要英國人為了義大利地區的統一戰爭出力,恐怕是痴人說夢。
猶豫了片刻後,維托里奧艾曼努爾二世問道:“怎麼和民眾們交代,要知道為了激發大家的鬥志,我們挑起的奧撒仇恨已經深入人心了。”
說話間,維托里奧艾曼努爾二世眉宇間還有幾絲憂愁,顯然他對加富爾首相的提議不看好。
加富爾淡定的回答道:“陛下,什麼都不用做,直接淡化處理。國內的恐奧派會替我們解釋的,畢竟現在敵強我弱,必須要隱忍。”
他敢提出緩和兩國關係,就是建立在撒丁王國內部存在著眾多的恐奧派,這些人已經喪失了膽氣,唯恐兩國再次爆發戰爭。
不要看統一義大利的口號喊的驚天動地,實際上在民間對這感興趣的人並不是很多,大部分人都不相信撒丁王國能夠統一義大利地區。
尤其是經歷了一次戰爭後,大部分撒丁民眾都是主和派,家家戴孝、人人泣哭的情況經歷了一次,沒有人再想來第二次了。
越挫越勇?不存在的!
因為戰爭的關係,撒丁王國財政破產,為了還債,那現在連軍隊都只是名義上的存在,拿什麼去報仇?
……
撒丁王國的外交政策轉變,弗朗茨是一無所知,這些不是他關注的重點。
近東戰爭結束了,奧地利大發戰爭財的機會也結束了。軍工企業剛剛發了一筆財,在戰爭中獲得了豐厚的收益,自然不存在所謂的危機。
在這次戰爭中,奧地利一共向俄國人出口了一百二十萬條步槍、兩千餘門火炮,各種武器彈藥共計十餘萬噸,雜七雜八的武器裝備若干。
武器彈藥總交易價格高達2.5億盧布,創下了人類歷史上武器交易最高紀錄,超過了過去一百年時間內國際市場上的武器交易總額。
這個資料在未來不起眼,在現在可是一筆鉅款,足以令奧地利軍工企業進行全面技術升級。
軍工領域不需要操心,都是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暴利行業。
其它產業就不行了,因為戰爭結束產品供求關係發生了變化,勢必要調整生產線。
本來戰後重建是一筆大買賣,可惜沙皇政府太窮了,根本沒錢進行戰後重建。
客戶沒錢,弗朗茨也無能為力。以目前的國際政治形勢,沙皇政府想要對外尋求貸款,依舊非常的困難。
可以想象接下來的1855年,奧地利經濟必然會受到挑戰,當然市場反饋也是需要時間的,短期內危機還不會爆發。
就算是戰爭結束了,奧地利也搶佔了不少市場,這些市場還可以給國內的工商業續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