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人干涉,普丹戰爭是打不下去了。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想辦法說服國內的民眾,把我們所面臨的困境,解釋給民眾聽,讓他們理解政府的難處。
這個問題由首相出面解決,外交部派人和俄國人進行溝通,重啟同丹麥王國的談判,邀請奧地利加入調停這次戰爭。
為了表達我們的誠意,一旦談判開啟,普魯士王國就解除全國動員。”腓特烈威廉四世不緊不慢的安排道
……
1849年12月23日,在俄國人的武裝調停下,普魯士政府宣佈接受俄國人的建議,重啟普丹談判,同時解除全國動員。
訊息一經傳出,德意志地區就炸鍋了,民間反俄情緒開始高漲,對普魯士政府也變得失望了起來。
在普魯士王國進行全國動員的時候,大家可是非常感動的,捐錢捐物的不在少數,現在突然間普魯士政府就慫了,這不是浪費大家感情麼?
普魯士政府慫了,可是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該怎麼辦?在民眾看來這是原則性的問題,可不能放棄。
大家的目光投向了維也納,作為德意志邦國的老大,奧地利政府這個時候必須要拿出一個明確的態度來。
梅特涅可是外交老油條,怎麼可能跳進去幫普魯士頂缸呢?
聖誕節當天,奧地利外交部宣佈:“奧地利政府將在近期召開聯邦會議,由聯邦議會派出代表團參與到這次談判中。
在此之前奧地利政府希望普魯士王國能夠承擔起一個大國的責任,守住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
這個時候大家想起來了,貌似德意志地區還有一個聯邦議會存在。
不過對普魯士政府來說,這個時候聯邦議會冒出來,就是在給他們製造麻煩。
在聯邦議會上當然不可能妥協了,大家都是要面子的。
就算是聯邦議會做出決定和俄國人宣戰,那也只是奧地利和普魯士的事情,他們這些在後方的邦國又夠不著,怕什麼?
想要讓聯邦議會同意放棄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這想都不要想。
如果普魯士放棄了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兩公國,那麼所有的責任都會由他們承擔。
這個時候已經有謠言傳出,普魯士政府是為了轉移國內矛盾,才利用了大家的愛國熱情,挑起這次戰爭的,輿論對普魯士政府非常的不利。
1849年的聖誕節,整個德意志地區的民眾過的都不怎麼好,報紙上都充斥著普丹戰爭的訊息,節日的氣氛都被沖淡了。
為了表示對普魯士政府的退縮的不滿,弗朗茨下令取消了聖誕節慶祝活動,宮廷宴會不辦了,政府的慶典活動不搞了。
俄國人的態度非常強硬,一個月內兩國的邊界線沒有恢復到戰前,沙皇的軍隊就要殺入普魯士王國,這直接斷送了普魯士政府敲一筆的可能。
普魯士政府也不是傻子,知道這種事情拖的時間越久就麻煩,談判還沒有開起,普魯士軍隊已經開始從日德蘭半島撤軍了。
這其中的一個因素就是沒錢了,十幾萬大軍深入敵境,這個後勤壓力可不小,反正都決定退讓了,不如早點兒退回來節省開支。
……
維也納美泉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