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調停的準備吧,一旦局勢失控,就向普魯士政府施壓,逼迫他們妥協。”約翰羅素狠狠的說道
沒有辦法,向俄國人施加外交壓力,人家根本就不鳥他們,只能欺負普魯士這個軟柿子了。
儘管英普關係很好,這也不能夠讓英國無條件的支援普魯士。在利益面前,和英國人攀關係那都是扯淡。
……
維也納
自從神聖羅馬同盟建立過後,弗朗茨一連幾天都沒有睡好覺,沒有辦法太過順利了,顯得很不正常。
俄國人不干預那是自然的,雙方有過密約,如果不能為了保密,俄國人都能直接支援奧地利。
可是其它國家的表現,就令弗朗茨意外了。中立的小國就算了,他們沒有話語權,本來就是打醬油的,現在吃瓜看熱鬧是正常的表現。
可是英法的表現,就令弗朗茨感到奇怪了。
法國政府的表現他勉強可以理解,攘外必先安內,奧地利又沒有入侵法蘭西,想要他們同仇敵愾都難。
英國人除了抗議之外,居然什麼也沒有做。按照事先的分析,這個時候英國人應該拉上法國人,再加上一幫小弟過來給奧地利施壓才對。
這種不按劇本出牌,讓弗朗茨非常的頭疼。梅特涅這個外交大臣還在羅馬主持工作,外交部給出的答案有兩個:
1、英國人忙於殖民擴張,無暇顧及奧地利;
2、英國人想要挑起普奧矛盾、俄奧矛盾,瓦解普奧俄三國同盟。
除了幾名內閣成員外,其他人不知道奧地利和英法俄各自密約的內容,自然無法進行綜合分析了。
這個時候,弗朗茨猛然間發現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奧地利居然簽訂了這麼多秘密協議,簡直就是不可思議。
要不是有梅特涅這個外交大臣主持,弗朗茨懷疑奧地利政府早就玩兒崩了。
歷史上奧地利也企圖在英法俄中間走鋼絲,最後沒有把握住平衡,把英法俄三個可以成為的盟友國家全部變成了敵人。
想想就讓弗朗茨不寒而粟,不要看現在奧地利比歷史上的處境要好得多,可是一旦外交上玩兒崩了,瞬間就會陷入孤立狀態。
後果,還用考慮麼?
自然是夾著尾巴做人,安安分分的窩在家裡種田。靜靜的看著普魯士統一德意志地區,然後和他們一起挑戰世界秩序。
理論上,完成了內部改革的奧地利帝國,會比歷史上的奧匈帝國強的多,沒準德奧聯手還可以來一次逆襲。
不過,這種事情顯然不可能發生,弗朗茨已經做好了準備,萬一局勢超出了控制,那就俄奧聯手正面和英法普幹一仗好了。
單純的從軍事上來分析,失敗的可能性不大,最多也就是打個兩敗俱傷,等俄奧沒錢了戰爭也就結束了。
歷史上俄國人單挑英法,輸了克里米亞戰爭,不是因為軍事上的失敗,最主要的還是政府沒錢了,要是有錢的話,他們還可以繼續打下去。
才損失了三十萬軍隊,對毛熊來說完全就是毛毛雨,就算是這個數字擴大十倍,他們還是有足夠的灰色牲口。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