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大臣卡爾胸有成竹的解釋道:“但奧地利是他們最好的選擇!共同經濟體,的確是我們獲得的利益最大,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完全沒有好處了。
至少和我們合作的一部分人可以獲得更大的利益,如果把統治階級變成這個利益集團,那麼一切都不是問題了。
只要我們還可以控制好這個度,底層民眾是感受不到的,比如說德意志地區的關稅同盟,民眾不就沒有抵制普魯士王國麼?
一旦工業革命完成,憑藉技術上的優勢,我們還可以推動商業平衡貿易,進一步隱藏這種財富掠奪。”
弗朗茨的心中一驚,這是要扶持買辦階層了。
義大利地區的工業萌芽在北邊,中南部地區是一片空白,資本主義經濟還沒有發展起來;南德意志地區也好不了多少,同樣是經濟發展緩慢,市場上充斥著來自普魯士王國的商品。
現在奧地利要建立經濟圈,對這些邦國的統治階級來說,並沒有損害他們的利益,相反大家還可以透過合作實現共贏。
“其他列強的態度呢?如果我們推動這項計劃,會不會造成不可控的外交局面?”費利克斯首相關心的問道
梅特涅起身,在室內徘徊了幾步,才給出了答案。
“問題不大。上述地區都是我們的傳統勢力範圍,我們並沒有撈過界,列強的反應不會太激烈。
前不久英國外交大臣帕麥斯頓訪問維也納,我們還重新確定了大家在義大利地區的勢力範圍,英國人就算是不滿,也沒有干涉的理由。
俄國人那邊,我們還可以獲得支援,沙皇政府是不會在意這些小問題的。
法國人自顧不暇,路易拿破侖波拿巴為了當選總統,採用了不光彩的手段,共和派是不會服他的。
有共和派主導的內閣和議會和總統對著幹,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法國人什麼也幹不了。
估計普魯士人會強烈反對,不過他們的意見可有可無,無力阻止我們的行動。”
“英國人沒有干涉的理由”,這是一個笑話,弗朗茨寧願相信英國人沒有干涉的實力,或者是說沒有讓他們不顧一切採取行動的利益。
這個年代大英帝國不缺市場,作為唯一的工業國,加上最廣闊的殖民地市場,他們的日子過的實在是太舒服了。
英國人在義大利的投資主要集中在撒丁王國,還有就是倫巴第和威尼斯,沒有幾個商人會傻不拉幾的投資要什麼、就沒有什麼的南義大利。
義大利邦國都還是封建王朝,商業市場對約翰牛來說可有可無,並不值得為此和奧地利翻臉。
加上俄國人的支援,英國人就算是反對也無效。在克里米亞戰爭前,英國人還沒有獲得大家公認的霸主地位,至少奧地利就不承認。
普魯士王國的態度現在還不足以令奧地利忌憚,現在他們還沒有統一德國,還不是後世那個牛逼哄哄的第二帝國。
1848年的普魯士王國,人口不過1300萬,不足奧地利的百分之四十,經濟總量大約是奧地利的一半左右。(備註:經濟總量不等於工業)
“西班牙呢?”弗朗茨關心的問道
別的歐洲國家可以無視,但是西班牙的態度不可以不考慮,在那不勒斯王國西班牙的影響力絲毫不弱,甚至還要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