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民眾的抵抗情緒,弗朗茨連廢除其他語言,統一德語的檔案都不敢明發。
不能說,卻不代表著不能做。弗朗茨是一名實用主義者,潛移默化的推廣德語同樣可以達到目的。
要不了多久很多人就會發現會德語的優勢了,比如說:會德語在工廠中可以獲得更多的薪水。
利誘很多時候,往往要比威逼的效果更好,還不容易引起反彈。
捷克地區只是一個開始,在打擊了當地實力派過後,又拉攏了一部分貴族就是為了推廣德語。
畢竟這些貴族都是來自於德意志地區,德語才是他們的母語,同時又會斯拉夫語,留下他們就是為了解決語言教師的缺口。
有這些地頭蛇配合,敢鬧騰的人又被砍的差不多了,普通民眾才不會管那麼多,為了更高的薪水不學都不行。
“親王閣下放心吧,我一定會做好這份工作的!”康德萊保證道
從這次布拉格叛亂中,康德萊已經發現維也納政府非常重視普及德語,這就意味著他正在幹一份有前途的工作。
具體的獎勵措施,維也納政府還沒有出臺,訊息靈通的人士已經知道,皇儲非常重視這件事情。
現在只是因為戰爭的因素,牽制了政府的精力,一旦國內的叛亂被鎮壓下去,統一語言文字很可能會變成奧地利的國策。
聰明人很多,跟著國家政策走,總是沒有壞處的。這個時候,已經有不少人瞄準各地的教育長開始活動了。
康德萊能夠擔任波西米亞地區的教育總長,毫無疑問不光是這次他立下了功勞,溫迪施格雷茨親王在裡面也是出了力的。
……
弗朗茨佈下的局,顯然不只是為了一個波西米亞。
4月13日,加里西亞地區爆發叛亂,叛軍一度佔領了奧屬波蘭的大部分地區,還建立了波蘭臨時政府。
不過這場叛亂來的快,去的更快,4月16日奧地利軍隊開始平叛,在當地民眾的支援下,不到一個星期這場聲勢浩大的叛亂就被鎮壓了下去。
藉著機會,維也納政府清洗了當地的實力派,弗朗茨露出了獠牙,一波打包帶走了當地支援叛亂的貴族、資本家,甚至連中產階級都沒有放過。
沒錯,這會是真的在打土豪分田地,凡是幫助政府鎮壓叛亂的人,都可以免費獲得一份土地,其他人自然是按照規矩慢慢掏錢贖買了。
區別對待才能體現出忠於皇帝的優越性,要是所有人都一樣,誰還願意替皇帝賣命呢?
短短的半個月裡,奧屬波蘭地區就有兩萬多顆人頭落地,可以說是歐洲大革命爆發以來,鎮壓的最徹底的一次。
經此一役,初生的波蘭民族主義在奧地利直接夭折了。剩下的人不是社會的底層,就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忠臣,活躍分子都被送去見上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