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奧地利人想要用撒丁王國的利益收買他們,那麼就先看看出價再說了,只要價錢合適背後捅撒丁王國一刀也不是不可以。
反正這個時候,法國和撒丁王國還沒有結盟,雙方只是口頭上的約定,不存在背叛的壓力。
“奧地利獲得熱那亞和都靈地區,剩下的地區歸法國所有,兩國結盟共同對抗國際壓力!”
說完,門特內德拿起了筆在地圖上畫了一條線,將撒丁王國一分為二,從面積上來看雙方算是平分了。
阿爾封斯臉色一變,他沒有想到奧地利人的胃口這麼大,居然想要一口吃掉撒丁王國。
表面上來看,法國這次是撿了一個大便宜,奧地利承擔了和撒丁王國主力軍隊作戰,法國人只等戰爭結束後,派兵佔領就行了。
可實際上卻不是如此,撒丁王國的精華地區就在都靈和熱那亞,聚集了全國八層以上的工業。
要是讓這兩個地方落到了奧地利手中,那麼法國想要再奪過去就難了。這個年代,法國的軍事實力對奧地利並不佔優勢。
阿爾封斯開口說道:“門特內德先生,這恐怕不行。撒丁王國的精華地區……”
……
漫天要價,落地還錢。
門特內德接到的命令的是拖住法國人,不讓他們給撒丁王國提供支援,至於瓜分撒丁王國那不過只是一個幌子。
奧地利的內部問題一大堆,沒有處理乾淨前,弗朗茨是不會對外擴張的。
況且,如果歷史沒有發生改變的話,到了六月份,巴黎無產階級起義爆發,法國人就自顧不暇了,再也沒有支援撒丁王國的實力。
等鎮壓完起義,法國政府又換人了,新一輪的政治鬥爭開始,這次政治鬥爭會一直持續到拿破崙三世復辟。
現在所謂的勢力範圍劃分,不過只是一張空頭支票。
阿爾封斯不傻,他也知道奧地利人提出的瓜分撒丁王國可能有問題,可是現在臨時政府急需做出成績來,緩解國內的矛盾。
雙方可謂是一拍即合,那怕是空頭支票,只要法國人有實力,同樣可以將支票變現。
現在達成任何對法國有利的條約,那都是臨時政府的政績,用來轉移國內的視線還是不錯的。
雙方直接打起了持久戰,除了瓜分義大利地區外。阿爾封斯還需要奧地利承認臨時政府的合法性,以及廢除維也納體系施加在法國身上的枷鎖。
這樣問題,都是用來談條件的。這個年代,法國人在外交上非常的孤立,臨時政府急需獲得世界的承認。
備受抨擊的七月王朝,實際上在外交上的做法並沒有錯。從反法戰爭開始,法國政府就充當著歐洲公敵的角色,不裝孫子都不行。
臨時政府自然也強硬不起來,看看俄國人的反應就知道了,如果有金主給錢,灰色牲口都殺到巴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