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希望倫巴第和威尼斯能夠獨立建國,在趕走奧地利的同時,他們也不希望義大利能夠統一。
英國人則希望出現統一的義大利,可以同時制衡法國和奧地利,但是他們又不想看到奧地利發生崩潰。
削弱奧地利的同時,又要保全奧地利的實力,可以擋住俄國人的擴張之路。
在這種背景下,一旦撒丁王國佔領倫巴第,雙方肯定會發生合併,法國人的立場隨及就會發生轉變,從現在的支援變為敵對。
英國人對撒丁王國的支援,也只會停留在口頭上,他們會讓撒丁王國見好就收,可惜被民意綁架的撒丁王國只能繼續打下去。
收縮戰線過後,拉德基斯元帥手中的兵力更加充足了,而撒丁王國的戰線卻被拉長了。
剛剛佔領的倫巴第是不能給他們提供補給的,主要還是要靠國內運輸,這對撒丁王國來說絕對是一個壓力。
在和奧地利作戰的同時,他們必須還要餵飽倫巴第的民眾,否則肚子餓了,人家一樣是會造反的。
沒有了英法實質上的支援,又少了三個邦國參戰。這場戰爭的結局就已經註定了,撒丁王國的國力有限,完全沒有辦法和奧地利比。
拉德基斯元帥有信心憑藉手中的兵力,就擊敗撒丁王國軍隊,然後收復倫巴第地區,甚至將戰火燒到撒丁王國本土都不是問題。
從戰略上來說,這次不是撤退,而是誘敵深入。
當然弗朗茨給他的私信,要他儘可能的消滅奧屬義大利所有的亂黨,這也是他下定決心的原因。
“亂黨”這個詞,不是那麼的簡單,拉德基斯元帥清楚在這裡指的就是義大利地區的資本家和貴族,沒有了這些人對民眾的剝削,又哪來的叛亂?
倫巴第併入撒丁王國,估計絕大多數貴族和資本家都會倒向撒丁王國,等戰爭結束過後進行清算,這些人都可以變成亂黨中一員。
拿他們的家產收買民心,很快奧屬義大利就會穩定下來,畢竟倫巴第的民眾是進入義大利的德國人,沒有了上層的阻礙,想要進行民族融合難度要低的多。
有利自然也有弊,拉德基斯元帥不需要考慮那麼多,反正有利的一面他已經看出來了,可以一勞永逸的解決義大利問題。
為了最終的勝利,無論是倫巴第還是威尼斯都可以暫時放棄,只要最後收了回來,他依然是奧地利的英雄。
寧靜的會議室,突破響起了一個聲音,只見一名中年將領站起來說:“元帥閣下,或許我們還可以做點兒什麼,不能讓撒丁王國這麼輕易的佔領倫巴第!”
“埃德蒙,你有什麼計劃?”拉德基斯元帥關心的問道
“元帥閣下,既然倫巴第民眾這麼歡迎義大利人,那麼我們不如幫忙宣傳一下,讓他們對撒丁王國的印象更美好一些!”埃德蒙·利奧波德·弗裡德里中將冷笑著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