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摧毀掉行星也是清理,但這樣反而更加費勁。
恆星是一個極其精細和敏感的能量平衡系統,如果計算得當,一個微小的擾動就能在恆星表面和相當深度產生連鎖反應。
這種連鎖反應擴散開來,使其區域性平衡被打破,就能進而產生更大規模的爆炸,足以摧毀掉整個星系。
所以一般光粒打擊的目標都是恆星,直接攻擊行星反而效果不佳。
摧毀行星需要更大的光粒,對資源完全是一種浪費。
清潔工往往不允許這樣浪費資源,沒有必要刻意去針對某個行星。
歌者仔細觀察了一下,試圖找到被摧毀行星的殘骸,無論是怎麼樣的攻擊,多少也會留下殘骸,哪怕只是一團稀薄的星塵。
然而並沒有,這個星系中完全沒有被摧毀行星的痕跡,彷彿從來就沒有存在過。
這就奇怪了,文明不可能直接誕生於恆星上,怎麼這個座標就指向一個沒有行星的星系呢?
難道是自己估計錯誤,這是一個沒有誠意的座標?
但是很快他就否認了這個想法,因為他看到了那個世界附近的那一片曲率驅動軌跡。
如果單獨看這片曲率驅動軌跡,確實難以判斷其來源,但與被廣播的座標聯絡起來,一眼就看出它是屬於那個世界的。
曲率驅動軌跡表面這是一個危險的低熵文明,所以歌者才會第一時間認為這是有誠意的座標。
歌者不得不懷疑是這個文明把自己的行星給隱藏了起來,某些文明確實擁有這樣的技術,遠遠地看一眼是無法觀察到的。
歌者啟動了大眼睛的程序,他很少這麼做,這是越權行為。
“你幹什麼?大眼睛現在很忙。”母世界的長老說道。
“有一個低熵文明,我想靠近些看看。”歌者回答道。
“你的工作,遠遠地看一眼就足夠了。”
“只是為了確認清理的目標。”
“大眼睛有更重要的目標要觀測,沒時間滿足你的要求,做你的事去吧。”
歌者沒再繼續請求,清理員是種子中地位最低的崗位,總是被輕視,認為這是容易做的瑣碎工作。
那麼就只能直接清理了,不能放任這樣危險的低熵文明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