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艘星際戰艦的平均體積為海軍航空母艦的三到四倍,也就是差不多萬年風雪號的大小,對流浪地球來說,只能算是護衛艦級別。
只不過三支艦隊的戰艦總算加起來有兩千多艘,這樣的數量就顯得相當驚人了,採用這種超密集的矩形平推編隊隊形,能夠產生強烈的視覺震撼,顯得宏偉而又壯麗,至少在氣勢上不會輸給流浪地球艦隊。
三支艦隊都把木星作為主要基地,之前看到較大的點就是一座巨型空間站,顯然就是艦隊司令部了。
“這個世界裡的人類已經擁有這種程度的太空力量了嗎?”羅峰驚奇地說道。
兩千艘星際戰艦排列在一起,確實是有著前所未有的視覺衝擊力,只不過作為軍事指揮官,羅峰感到的更多是疑惑。
因為這樣的陣型看起來威武霸氣,實戰上卻不怎麼好用,只有進行檢閱時才會這樣排列。
另外就是兩千艘星際戰艦全部都是護衛艦級別,最大的也達不到驅逐艦的水平。
按照正常情況,能夠建造兩千艘護衛艦的文明,早就擁有製造巡洋艦甚至更高階別戰艦的工業能力了。
然而在木星上的三支太空艦隊,都只有護衛艦組成,難道是有什麼特殊的戰術,單一編隊能夠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這些太空艦隊展現出的都是一種畸形的強大,不好聽一點就是外強中乾,至少在羅峰看來是這樣的。
在喬律眼中,木星上的這三支艦隊卻是代表著完全不同的含義,因為像這樣的佈置,只會出現在一個世界——
三體:黑暗森林!
毫無疑問,眼前的三支太空艦隊,就是亞洲艦隊,歐洲艦隊和北美艦隊,組成共計兩千艘戰艦的聯合艦隊,就是人類在對抗三體文明的末日之戰中的主要力量。
當然這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最終這支聯合艦隊幾乎是一點卵用都沒有,被三體的水滴輕而易舉地幹掉了。
如今,這三支艦隊還在,就表明末日之戰尚未開始。從它們正在列隊整裝待發又可以看出,末日之戰馬上就要來臨了!
根據這些資訊,喬律迅速地推理出流浪地球到達的時間線,是在三體中的什麼時候。
現在三體中地球的時間點,應該就在危機紀元205年前後,三體艦隊距太陽系2.10光年,但是作為探測器的水滴,已經要接近太陽系。
此時地球上人類文明還處於基礎科技被智子鎖死的狀態,所以聯合艦隊才會顯得如此外強中乾。
並不是他們不想建造出更加高階的星際戰艦,只是在基礎物理學無法突破的情況下,護衛艦就已經是最高階的戰艦了。
如今流浪地球穿越過來,或許能夠給這場本該一敗塗地的末日之戰帶來一點變數。
但是喬律也沒有辦法肯定,畢竟這個是一片真正的黑暗森林,任何輕舉妄動都有可能招來滅頂之災!
水滴!二向箔!光粒打擊!
三體中存在的威脅超過之前任何一個位面,這一次就連喬律也都感到手心冒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