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使臣再次覲見。
其結果,各國朝貢是變的比以前少許多,但必須劃分一些城池給褚國,成為褚國重要城池發地。
即便是三國前來使臣十分不滿,你也不能反駁。
二選一,要麼開戰,要麼割地朝貢。
你喜歡也好,不喜歡也好,褚雲表示,這些都是雲華說了算。
他作為君王,寧願當個小白臉,吃個軟飯。
小白臉什麼的,眾人不懂,但是這個軟飯一詞,眾人還是理解的。
看著褚雲那毫不要臉的模樣,使臣是真沒了辦法,拿著信返回國都。
信裡面表明了談判內容,是交給三國君主的。
大體意思是,在褚雲在位期間,他們有生之年,劃分而來的城池便不能要回,三國年年朝貢更不能斷。
若其中出現任何變故,比如褚雲去世或退位,下任皇子繼位掌權後,城池可以要回,朝貢也可以斷,而褚雲後代掌權後,就必須答應此事,若不答應,三國可伐之。
當然對於三國而言,褚雲即便尚且年輕,可幾十年的事情,眨眼間就過去了,只要忍耐住,到時候按照合約要回城池,不在朝貢也是可以的。
這些辦法是傅雲華想出來的,想最短時間內一統天下,對於褚雲想來個持久戰,她是不建議的。
想要一統天下稱王,那這世上不該有其他三國,即便是朝貢稱臣也不行。
但此刻想要一舉拿下三國是不可能的,怎樣讓他們主動放棄王位,讓出所有城池?
俗話說,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年年朝貢,在加上讓出大片城池,就算其他三國民眾一心向著自己陛下,時間久而久之便會民不聊生,心生怨念。
到時候,內戰是不可免的。
等內戰一起,褚雲在藉機一統天下,也不無可能。
褚雲作為一國之君能想到的,其他三國君主就是在昏庸無能,也能想到其中道理。
別看原本朝貢少了許多,同時城池也少了。
這相當於朝貢還是一樣的多,以前十座城池,朝貢需一百擔米。現在六座城池,朝貢只需六十擔米,是一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