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年逾半百的老人,堅持回到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努力為哥譚重建事業而奮鬥。
請問這是什麼樣的精神?
這位羅馬人的心路歷程,要是完完整整講出來,相信一定能感動很多人,被列入哥譚好故事的前幾名。
李奧把玩著那根精緻手杖,首先瞥了眼法爾科內的女兒索菲亞,隨後才把視線放到老人的身上。
“又見面了,法爾科內先生。”
坐在書桌後面的老人,並沒有因為李奧突如其來的造訪,從而感到驚訝。
他依舊保持著筆挺的坐姿,不慌不忙的問道:“懷特先生,沒想到上次在機場一別,再見面居然會是這樣的場合。”
“坦白來講,我也沒有想到。法爾科內先生,你對哥譚的憧憬,恐怕是難以實現了——因為它只是一種年老之人虛幻的夢想。”
李奧旁若無人的坐在沙發上,壁爐的火光映照著那張年輕的臉龐,勾勒出堅硬的線條。
這位曾經的哥譚之王,口中所謂想要找回以往哥譚的輝煌和榮譽,其實只是一種有規矩的黑色暴力。
那種獨裁般的統治,並不會使得哥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只會讓富人更富、窮人更窮。
因為越是處於社會底端,受到的盤剝就會越多。
街頭混混不可能去向上東區的富豪張牙舞爪,他們只能勒索街頭的小販。
而收受賄賂的警察,肯定也不敢在能出入市政廳的上層名流面前,展現自己的“權威”。
“是麼?既然你能大搖大擺的走進這間書房,想必我在外面的手下都被你清理掉了。”
法爾科內手指敲了敲桌面,這是他和李奧的第二次見面。
回憶起之前在飛機上的聊天,羅馬人發現這個年輕人臉上習慣性帶著笑容。
談話的時候沒有虛偽的交際應付,總是能保持真誠而不失熱切的良好態度,顯得頗有修養。
只是法爾科內幾十年的深厚閱歷提醒著他,對方那副溫和笑容下面,也許隱藏著一些讓人看不透的深層意味。
“不,我就這樣走進來的。”
李奧輕鬆的答道。
他直接走進宅邸的正門,越過庭院的噴泉,穿行在長長的走廊,隨後來到書房的大門外。
沒有經過艱難的搏鬥,或者小心翼翼的潛入。
得到回答的法爾科內有些錯愕,片刻後轉頭看向自己的女兒索菲亞。
這位哥譚的黑道教父似是恍然大悟,嘴角露出了一抹苦澀的笑意。
“不愧是我的女兒。索菲亞,你這次倒是讓我有些驚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