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曩霄傳說> 第2章 世紀初的衝突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章 世紀初的衝突 (1 / 3)

公元1001年北宋鹹平四年九月

党項族拓跋部首領遼封夏國王李繼遷大破宋清遠軍,李繼遷部趁勝進攻靈州。

公元1002年北宋鹹平五年二月

“急西北露布,四年九月十日,原管內都知蕃落使,夏州党項族繼遷圍靈州。於鹹平五年二月破靈州,城中將盡死!今西北五州之地數千裡盡落於黨氏!今事急矣,特呈御前,望聖上定!”。

令內侍將戰報放於御案上,低頭看了良久,真宗並未有開口說話的意思,緊張的氣氛充斥著這個大殿,臣僚們皆手舉笏板,低頭無一人敢看殿上。

自打西北戰事打響,眾臣僚心中原本皆不在意。相對於北方的大遼國,小小党項根本不值一提,當年李繼遷反出北宋就差點被滅,眾人原以為哪怕有大遼的扶持,戰敗的党項族也不過是一時的鋒芒,堅持不了多久。

哪知這事態發展卻出乎人意料。

數月前,清遠軍被滅訊息傳到開封府,現任尚書右僕射李沆便上書朝廷:靈州不可失,若失則遺患無窮,封授繼遷,保靈州;若其不從,遂以慰之,党項軍疲乏,密遣虎將,必一戰可破。

在李沆想來這被佔五州之地當年也是他老李家的藩地,今還於人家,以解靈州之圍,再好好安撫也斷了大遼利用党項在西北掣肘大宋的心思。他李繼遷不就是想要個合法的身份,給党項名正言順的求個立足之地嗎?給他就是!一紙詔書而已,如此一來靈州之圍便解。若實在不行也可以以此先穩住党項,再密調大將軍楊嗣回朝立即出兵西北支援靈州戰事,連年征戰的党項恐怕這時候已是疲憊不堪,輕鬆就可以取勝!

然而多數的宋臣他們認為當年太宗皇帝削藩,党項起兵反宋的時候,差點就把党項給滅了。今兒個党項打回來了,又要還地冊封,有辱國體啊!那這不是打先皇的臉麼?我大宋顏面何在?官家的顏面何在?丟不起人啊!

再者,任何地方都可以調兵遣將,唯獨抗遼前線堅決不能調回一兵一將。

為什麼呢?

因為這遼人太可怕了!

當年雍熙北伐慘敗所帶來的後遺症現在還困擾著大宋邊境,給大多數宋人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陰影,這當然也包括了現在坐於殿上滿臉愁容的宋真宗。

如今雖說遼宋時有交兵,宋軍也略佔上風,但是從骨子裡的懼遼讓大宋上下都不敢輕舉妄動。

一向謹慎膽小的宋真宗心裡一直在盤算著。

一是這“不孝子”的罪名他可背不起,這臉他更丟不起!

二是這遼國太嚇人了,三天兩頭就跑來咱邊境幹一仗,送往大內的戰報現在是一天比一天多。更有訊息說蕭皇后這隻母大蟲還擺了個宴會,宴請了一大幫子的契丹貴婦,據說在吃了幾盞酒後還開了個動員會,讓這些個貴婦回家告訴自己男人,她蕭後下次宴請就要直接擺在北宋皇宮的紫宸宮了。這還得了?這人員調不得!調不得!

經過好一番思量後,他也認為李沆之策決不可取。

最終,君臣達成一致意見,繼續以“抗遼為主”;對於党項繼續實施所謂的“以夷制夷”策略。

錢?如今北宋不差錢,要多少給多少,再連哄帶嚇一番,讓吐蕃回鶻跟它党項族打去,穩定遼宋前線後再支援西北戰事也不遲。

只要宋遼前線不失守,小小党項焉能撼我大宋江山?這是把兩個藩屬當成了自家兩個幫忙看院的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