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走吧,胸無大志的人以後不要再出現在我面前了。”老人揮了揮手,不耐煩的說道。
不過,就當秦宇一隻腳要踏出門檻的時候,老人的聲音卻是在秦宇身後響起。
“秦宇,你知道這幅字的出處嗎?”
“知道,這是我師……這是臥龍先生在《誡子書》裡面的一句話。”秦宇停下腳步,回過頭答道。
“對於臥龍先生,你怎麼看?”老人繼續問道。
“呃……”
秦宇遲疑了一下,所謂子不言父過,這做徒弟的自然也沒法說自己師傅,當下只能答道:“關於臥龍先生的評定,歷史之上有很多大家都有過自己的見解。”
老人看了眼秦宇,沒有再問,而是自顧說道:“當初諸葛亮乃南陽一老農,劉備不惜三顧請其出山,自此才有了茅廬內三分天下的典故,不說演義中對諸葛亮的誇大,但其一生也算是效忠於蜀國,不過,依我看來,諸葛亮在一事上卻是有大錯?”
“何事?”看到老人說自己師傅有錯,秦宇忍不住問道。
“當初,劉備在臨終之前言: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老人看向秦宇,“諸葛亮錯就錯在愚忠,劉嬋無能,本就付不起的阿斗,如若由他取代蜀國皇帝之外,蜀國滅吳可期。”
“首長,您這話小子不敢苟同。”秦宇開口說道:“臥龍先生本南陽布衣,得劉備賞識,此後為蜀國盡責盡忠,況劉嬋無能,臥龍先生也未想到會因此誤國。”
“那你覺得諸葛亮為了報賞識之恩,為此鞠躬盡瘁是對的?”老人的眼中閃過一道異彩,問道。
“這是自然,滴水之恩尚且湧泉相報,更何況劉備對臥龍先生敬重有加,以兄長之禮待之,臥龍先生又豈能做出謀奪江山之舉,那豈不是與司馬懿匹夫成一丘之貉了。”
秦宇說到這裡的時候,心裡卻是默默的說道:“雖然不知道師傅為什麼會輔佐蜀國,為此還五丈原假逝,但肯定一點,以自己師傅的境界和實力,根本是對江山沒興趣,不然的話,要想滅吳滅魏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一個恩就這麼重要?”
“當初韓信得蕭何之恩,拜大將軍,即便得知呂后要殺他,但蕭何追出,依然跟隨蕭何回去,僅僅是為了報伯樂之恩。古往今來,如此例子數不勝數,首長應該比我清楚。羊有跪.乳.之恩,烏鴉有反哺之義,物尚如此,人何不如?”
“好一個物尚如此人何不如,秦宇,記住你今天說的話,現在,拿著這幅字可以走了。”老人哈哈大笑,“明年清明,到時候會舉辦祭祖國家大典,到時候你也來。”
“祭祖大典?”秦宇愣了一下,下一刻卻是點了點頭,國家祭祖,這是自古以來便有的傳統,而且說實話,這和迷信沒有關係。
國家祭祖是為了增強民族的凝聚力,增加百姓心中的民族感,中國,確實是缺一場這樣的大典。
雖然不知道老人為什麼要他到時候到場,不過聯想到自己的身份,秦宇便是認為可能是因為這祭祖畢竟和玄學有關吧。
“是首長,到時候我會準時參加。”
秦宇點了點頭,而後拿著那副字畫走了出去,離開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