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中流言繼續紛紛,但適逢端午佳節來臨,民眾的注意力被分散了不少。
朝廷再次休沐,而京中各處都有相應的詩會、茶會、酒會、賞花會等等聚會頻繁重疊的舉辦,日前謝氏所說的,要帶著傅如霜出席的,就是其中幾場聚會。
城外河中開始分段管制,預備舉辦龍舟競賽,報名者眾,百姓們也都早早做好了準備,屆時必要前去參與屈原的祭祀,順便玩幾把龍舟博戲。
傅玉辰是個愛熱鬧的,早已跟他的小夥伴們約好了看龍舟賽,只等著時辰一到便出門,還說了中途會去參與文會,跟國子學的舊同窗們聚會,歸期都難定。
此外傅府中也跟別家一樣,一早驅使下人在府中各處灑掃清理,燻艾草、掛菖蒲,以及蒸制角粽,所有人更是都要洗藥浴,節日氛圍好不濃郁。
端午這天,傅雪辰睡了個自然醒,醒來卻發現,傅玉辰一大早就跑了,謝氏也帶著傅如霜出門去了不知哪家的茶會,倒是靖北侯仍在家裡,但也約了朋友,說不定等他朋友一到,也會出門去。
傅雪辰鬱悶,若不是恰逢端午,教坊司也忙,此刻說不定謝氏已經找到能教授她古箏的女師傅了,那她此刻就可以開始接觸認知一下古代的曲譜,洗刷掉她一個後世連鋼琴都會彈的才女被迫變成音盲的恥辱。
或者跟著謝氏和傅如霜,現場吃瓜觀看一下古人相親的場面,也很有趣,可惜謝氏覺得她的年紀還小,遠沒到相看人家的年紀,不合適摻和其中,拒絕帶她同去。
那她該做什麼?傅雪辰好好回憶了一下,發現原主過端午的方式非常簡單,跟平時也沒多少區別,看看書,練練字,偶爾跟自己的閨中夥伴來往一番也就完了。
各家各府的當家夫人可以舉辦各種暗藏相親目的的聚會,各家嫡出的小姐們其實也可以發起邀請,將自己相熟的朋友邀到自己家裡來玩耍。
就在傅雪辰無所事事,不知道該怎麼打發時間的時候,大丫鬟芙蓉給她送來了兩份飄著香氣的帖子,一份是傅雪辰原主玩得最好的閨蜜,鎮西侯府嫡次女陳薇送來的,另一份就比較新鮮,是戶部尚書家的崔曉月送來的。
傅雪辰印象裡,陳薇是個圓臉杏眼看上去很有福相的女孩子,跟她同歲,特別喜歡找她說話,在她先後歷經“落水溺病”、“小腿骨折”的大半年時間以來,就這個陳薇對她最關切,不但送禮,還來過府中探望。
傅雪辰對這位原主的閨蜜挺有好感的,可她不是原主,面對原主的閨蜜難免心虛,以致近來疏遠了不少。
崔曉月則是經過了上次春蒐,才迅速熟悉起來的,在那之前,崔曉月作為文人圈子裡的文二代,跟她這樣的武勳貴女素來井水不犯河水,很少交往。
因而崔曉月給她下的這份邀請帖,連丫鬟芙蓉都覺得稀奇。
傅雪辰考慮半晌,還是沒把握面對原主的閨蜜陳薇,便先行模仿著原主的筆跡和語氣回帖婉拒了陳薇的邀請,言稱腿傷愈後再回請對方過府玩耍。
崔曉月這邊算是文人圈子的二代貴女首次對她這位武勳後代丟擲橄欖枝,還真不好一口回絕,可傅雪辰自己知道,崔曉月能請她,多半是衝著她會唱新鮮曲子來的,論詩詞上的本事,她去跟這些文二代的女孩子們混,八成要丟臉。
左思右想,傅雪辰最終藉口已接受武勳圈子貴女的邀請,分身乏術,回帖婉拒了崔曉月,並歉意的表示再有下回,必定有請必到。
芙蓉拿著她寫好的回帖,一陣無語:“小姐這兩日都不出門了麼?”
我能有什麼辦法?傅雪辰也鬱悶,女子出門都要跟家裡報備,收到的邀請帖就是憑據,管家會根據邀請方的身份和聚會地點,給她配備出門的車馬,路遠一點的,還會配給家丁護衛,貼身丫鬟會跟隨,甚至還要帶嬤嬤。
在這個女孩子單獨出門特別不安全的時代,有錢人家對家中女孩的保護性措施就是這些,能夠最大限度的防止女孩們被拐、被劫、被騙。
這就是為什麼傅雪辰留戀可以光明正大頂著傅玉辰身份隨意出門的那些日子,不用帶上那麼多的跟班累贅,說出門便出門,藉口隨便找。
傅雪辰想出趟門,但不是去玩,而是去看看自己的書鋪,這些天她已經寫出了仙劍奇俠傳第一部的具體情節綱要,順便也從來稿中發現了兩個新的好苗子,要不是如今恢復了女子的身份,照以往的習慣,她早就用著傅玉辰的身份直接去書鋪了。
想到書鋪,想到了傅玉辰,傅雪辰坐不住了,喚著芙蓉幫自己重新梳妝,穿起丟在衣櫥裡的男裝,重新扮成了傅玉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