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小子要是再繼續晉升下去,或許就真成了二代不朽之王。”
諾亞先前對於韋恩成為不朽之王,更多的還是調侃,沒指望他真有什麼作為,畢竟大墓地中,保守估計,其中傳奇死靈的數量,超過了兩位數,名副其實的王國級別勢力。
這也就是在亡靈大災爆發之前,中土各方勢力,不惜一切代價備戰的緣故,因為大墓地中的不朽之王被重傷沉睡,其殘存餘部依舊強大。
雖說有指揮混亂,令出多門,內部派系黨爭嚴重等問題,可是這樣的問題,又不只是存在於亡靈勢力中。
但凡規模到一定程度的勢力,誰沒有類似的問題?
譬如眼前亡靈大災氾濫之下,首當其衝的精靈王庭,看起來似乎是君主制,有諸多精靈氏族共尊的女王,但實際上,神殿祭司,氏族長老以及王族議會,軍隊,都享有足夠的權利。
精靈女王,也僅僅只是在地位上高於這些內部勢力的首領,實際想要做什麼事情,還是以商議為主,如此協調之下,產生的內耗是非常離譜的。
相比之下,暫時失去不朽之王的死靈,其組織協調與統一性都高於精靈,至少每一位傳奇亡靈的命令下達到中層,就可以迅速得到執行,中層到下層的命令,不會有任何折扣,因為底層亡靈沒有智慧。
這種內部組織結構上的優勢,在小規模戰爭上難以得到體現,但在大型會戰當中,就會得到完美的體現,亡靈的部隊,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包圍精靈的部隊,甚至可以進行圍殲。
等到戰爭打完,將精靈屍骸全部轉化之後,死靈一方還可以將部隊重新整編一下,然後再去迎接精靈一方姍姍來遲的援軍。
聽起來非常可笑,但類似的事情,已經在戰場上發生過不止一次了,對戰況的把握,對軍隊的調動,命令的執行,亡靈強過精靈太多,以至於在中土戰場上,亡靈不斷推進,相比之下,精靈則是節節敗退。
因此從公眾視角來看,亡靈大災已經到了大而不可制的地步,最起碼,首當其衝的精靈王庭是擋不住。
精靈雖然要面子,但真遭了罪,還是會考慮放下面子,願意對外尋求援助,譬如在明面上已經與他們締結了盟友關係的阿特拉斯王國。
這也就是烏爾諾斯會遭受亡靈刺殺的緣由,亡靈們很清楚己方優勢是什麼,並不是無窮無盡的骷髏海,這對於真正的強者而言,並不能造成什麼威脅。
可是亡靈所具備的指揮結構上的優勢,在與阿特拉斯王國做對比的時候,不僅沒有了,反倒是成了劣勢。
烏爾諾斯是名副其實的君王,他並不需要與任何人商議,他的意志也不會因為任何人動搖,沒有任何人敢於違背對抗他的決策。
亡靈們認為烏爾諾斯就是阿特拉斯王國的弱點,只要解決了這位君主,那麼這一王國就會變得與精靈王庭一樣可笑,在內部派系的鬥爭與對抗中,走向滅亡。
這一觀點不能說是錯的,諾亞是非常認同,畢竟阿特拉斯王國建立的時間太短了,各大傳奇家族,當初是因為認識到聯合的好處後,才有了建立國家的共識。
倘若沒有了奧古斯都家族,不論推選誰當王族,擁有比他們更多的權力,他們都不會願意,聯合制國家更是笑話,欺負小國還好,面對真正的大災,沒有任何抗壓能力,一觸即崩。
國家想要具備強大的抗壓抗災能力,必須要有一道絕對的意志,統籌規劃一切,這樣才可以令國家爆發出大部分潛能,而不是亂糟糟一團。
烏爾諾斯正是具備這樣的能力,可惜,他的確是王國的弱點,但同樣他也是王國中的最強者。
他並非是孤獨的王,他的母親,還有願意追隨他的傳奇,都是他的得力臂助,想要殺他,那得具備在短時間內,抹除阿特拉斯王國半數高階戰力的能力。
“接下來,烏爾諾斯應該會先整合國內的力量,然後對死靈揮刀了。”
如果說先前的烏爾諾斯,還有足夠的耐心,乃至是興致,觀看精靈與亡靈之間的攻防戰爭,那麼,現在遭到刺殺的他,必然會加入戰場。
這位二代君主的脾氣可沒有好到捱打了也不吭聲不還手的地步,他一定會進行報復,完成復仇,沒有任何人有理由可以阻止他。
這雖然並不是諾亞原先所預料的戰爭走向,但卻是令諾亞有了更多可以施展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