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卡爾戲三國> 初來乍到 第54章 黃巾之亂(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初來乍到 第54章 黃巾之亂(一) (2 / 2)

雷衡語塞,只得尷尬解釋道:“吾偶然聞之其名,皆為賢士猛將,並任職郡縣,於張讓等人而言,尋覓當無疑難。”戲志才也不再追問。

鄭渾卻接著進言道:“敢問主公,為何不謀取益州刺史之職?”

這鄭渾真是一根筋啊,雷衡只好再暗示道:“若為益州牧,吾必全力取之。”鄭渾聞言,皺眉思索片刻也不再言語。

雷衡見三人均無異議,便督促鄭泰速赴洛陽,鄭渾、戲志才二人籌備錢糧兵甲,典韋、韓浩、林升等人操練士卒,靜候洛陽的情報。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三月,全國七州二十八郡都發生戰事,黃巾軍勢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漢靈帝見太平道如此厲害,慌忙於三月戊申日(初三)以何進為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士屯于都亭,整點武器,鎮守京師;以何進之弟何苗為河南尹平息司隸地區叛亂;又自函谷關、大谷、廣城、伊闕、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等各京都關口,設定都尉駐防;下詔各地嚴防,命各州郡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

皇甫嵩就勢上諫要求解除黨 禁,拿出皇宮錢財及西園良馬贈給軍士,提升士氣,漢靈帝接納提案,在壬子日大赦黨人,發還各徙徒,要求各公卿捐出馬、弩,推舉眾將領的子孫及民間有深明戰略的人到公車署接受面試。而另一方面又發精兵鎮壓各地亂事:盧植領副將宗員率北軍五校士負責北方戰線,與張角主力周旋;皇甫嵩及朱雋各領一軍,控制五校、三河騎士及剛募來的精兵勇士共四萬多人,討伐穎川一帶的黃巾軍。朱雋又上表召募下邳的孫堅為佐軍司馬,帶募得的千餘淮泗精兵與朱雋軍連軍。

三月初五,封諝終為鄭泰說動,聯合張讓、趙忠、夏惲等內侍勸說靈帝同意:“遷護南蠻校尉,行長寧郡太守事雷衡為護南蠻中郎將,拜揚武將軍,領長寧太守,討伐荊州叛亂,荊州刺史部協之。”另外即刻快馬分發詔令到益州、荊州,嚴令嚴顏、黃忠各領本部人馬於五月初一前抵達南郡襄陽縣會軍出征。鄭泰知道事情緊急,帶著詔令、官印等物件晝夜不停趕路,於三月十八日午時到達長寧太守府邸門前。

隋勝一面攙扶鄭泰進入大堂,一面分派手下通知戲忠、鄭渾、張騫等核心屬吏,韓浩、林升等重要武將到太守府議事。一刻鐘之內,一眾陸陸續續急匆匆的趕到議事廳。經過短暫歇息,勉強恢復精神的鄭泰趕緊向眾人介紹情況:

“主公...泰幸不辱命。朝廷封主公為護南蠻中郎將,拜揚武將軍,領長寧太守,領兵平定荊州叛亂,並已急令益州嚴顏、荊州黃忠...各率本部人馬限時到南郡襄陽縣會軍。詔令,官印皆在於此...”鄭泰將貼身包袱展開,赫然可見官印和詔令。

鄭泰歇口氣,又繼續說道:“靈帝封何進為大將軍、何苗為河南尹,解除黨 禁,命令各州郡準備作戰、訓練士兵、整點武器、召集義軍...分發精兵鎮壓各地亂事,盧植負責北線,對付張角主力;皇甫嵩討伐豫州各郡叛亂;以我長寧為主平定荊州黃巾。然靈帝以遠水不救近火之名不發詔令到冀州,而司隸鍾繇則上書稱身染重病不能出征,靈帝已許其在家養病...”

冀州路途遙遠不徵召沮授也合情理,而司隸鍾繇稱病更有可能是心中不願為自己效力,雷衡心知肚明,也不說破,反而大聲感激道:“辛苦公業了,此乃大功,戰後吾必將論功行賞。”

鄭泰大為感恩,欣慰道:“謝主公。泰不善軍略,願留守長寧,為主公穩固後方。”

知長短,懂進退,確實是良才。雷衡滿意的答應道:“好,就勞公業為我留守長寧。”又輕聲詢問其餘兩位謀士的意向:“志才,文公意向如何?”

鄭渾率先開口回答:“渾亦願留守長寧,為主公撫百姓供軍需。”

戲忠見狀,笑道:“如此,就依文公之策,我隨主公出師荊襄。”

雷衡也樂得手下謀士意見一致,便直接分配任務。

“鄭泰、鄭渾、韓浩、張騫...”

“在!”四人齊齊起身。

“以鄭泰為主,鄭渾、張騫佐之,韓浩為將,留守長寧。”雷衡將長寧太守官印、護南蠻中郎將官印分別交於鄭泰、韓浩。

“諾!”四人齊聲應道。

“戲忠、典韋、隋勝、林升...”

“在!”四人也齊齊起身。

“以志才為軍師,典韋、隋勝、林升為將,選兵五千隨我出師荊州。”

“諾!”四人高聲領命。

雷衡又看看一臉著急擔心的嚴舒等人,笑道:“嚴舒武藝出眾隨同出征,扈從中軍;小荻留守太守府。”

嚴舒也學著戲忠等人的樣子,高高興興的起身領命:“諾!”一廳之人見狀都哈哈大笑。

“諸位速去籌備,明日辰時誓師出征!”

“諾!”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