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北海請旨奪神位,這個操作幾千年來,不曾有過太多桉例。
但終究還是有桉例的,不過,針對的都不是一般的神靈,所以這種桉例少之又少!
伐山破廟!
普通的軍兵就可以!
如果是以前,隨便一個縣令,就可以隨時廢了某個土地或者小山神。
特別是土地,這只是村神而已,平時都上不了州府臺面,所以都不用驚動上面。
如果是山神的話,得看大小!
名山大川的山神,不是說廢就能廢的,比如泰山神,那就連皇帝都不敢輕言棄其神位。
一般的小山小丘,縣令,也可以一紙文書將其廢除。
所以,無論是做人還是做神,都得看實力和地盤!
在幾千上萬年的歷史裡,也曾有過,伐山破廟的將軍請皇帝旨廢除某個神靈的神位,也有過出海的將軍請旨隨身,以鎮四海波濤。
但是,如今堂堂一個總兵上書,請旨廢36名土地神位,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
土地神而已,已經是小的不能再小的鬼神了,為何要上請到皇帝旨意?
此刻,御書房裡,有三人。
皇帝,太子,兵部尚書。
此時,大為驚訝的是太子,說出此話的也是太子。
倒是其餘兩人,不管是皇帝還是兵部尚書,只是沉默。
“傅愛卿,說說你的看法!”
過了一會兒,頭髮有些花白,年近半百的皇帝,只是瞥了太子一眼,便扭頭問一旁坐著不出聲的兵部尚書傅天仇。
“是,陛下!”
傅天仇起身拱手,太子見狀也收斂了自己的煩躁。
說句實話,太子作為儲君,輕易不能喜怒形於色,要有人君之象,特別是在皇帝跟前,更是要注意。
因為一個不注意,可能就能招來皇帝的猜忌。
所以太子自古以來都很辛苦,要在朝臣以及百姓面前做出一副未來人君之象,要在皇帝面前做出一份孝順兒子的表現。
這兩者就如同走獨木橋,如走薄冰,每一步都要小心。
因為,做錯了就永遠跟皇帝位,再無關係。
甚至,自古以來被廢的太子,大多都沒有好下場。
除非,皇帝的兒子只有你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