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句話馬上就引起了大家的好奇心,特別是那溫小娘子,也很好奇,為什麼別人要續寫自己的一句詩,會失魂15年。
“相公,快說說!”
九姑娘興致來了,趕緊催促自己相公,滿足自己的好奇心。
茶樓外的雨勢,依然沒有變小的意思,但依然不影響,在雅間內的眾人喝著茶聽風聲。
“那就說說!
溫姬的故事,流傳了幾百年,與民間傳唱至今,知者甚眾,陷入其中者,不知凡幾。
其中就有一個小姑娘,在聽聞溫小娘子的故事後,特別是聽到了那一句【悽風冷雨滿江城】後更是陷入了其中。
有人說。
溫小娘子在屋簷下看著雨巷,念出這一句詩時,心中便已經有了雨巷。
但是,當發現自己自薦枕蓆追隨的公子其實並非白衣儒冠,而是草包白丁之後,留下訣別書那一刻便已經走出了心中的雨巷,頗為瀟灑!
但世人卻沒有這般瀟灑,那小姑娘便是其中之一。
她初讀【悽風冷雨滿江城】時,頗不在意,但後來細一琢磨,才發現其中頗有深意。
悽風冷雨中淒冷二字,各有零星兩點,遇到了風雨,便成了滿江這三點水的勢,水點越多,雨聲越大,可以說是形意雙絕。
她琢磨了許久,也沒能續出來,直到有一天,同窗在雨中向她告別,臨行前遞給了她一卷琴絃。
那是同窗最喜愛之琴上的弦,說以後不能再彈琴給她聽,便贈她一卷琴絃。
望著同窗遠去的背影,那個叫楊賽的小女孩突然便感覺來了靈思。
贈我以弦,報之以詩。
於是竟續出了悽風冷雨滿江城的下幾句。
悽風冷雨滿江城
纖雲細月系絃聲
陽關一曲隨山盡
不知山外與誰聞
卻沒想,這詩一寫變成了真,那小姑娘從此就再無同窗的音訊。
這便是她進入這心頭雨巷的開始。”
溫小娘子聽後,呼吸都急促了兩分,但並沒有出言詢問,而是靜靜等著,陳雲說出接下來的話。
因為她可以感覺到,這個故事還沒完。
陳雲沒有深究,一個幾百年的文妖,為什麼會有呼吸這種東西?
但既然講故事,有始就得有終。
“這個姓楊的小姑娘,從知道溫姫的故事以及這句悽風冷雨滿江城那一刻起,就已經進入了雨巷,但讓她在雨巷裡陷得更深的,是更年長些時,約愛慕的一個男子去賞花燈,但臨到頭卻因風寒病重而缺席。
過後卻聽聞了那男子與別的小娘子賞花燈的訊息,然後又寫下了另一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