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錚與蕭三二人一路無話,馬車一路飛快,直奔了江陽縣城,兜兜轉轉,最後在近郊的一處宅院前停了下來,牌匾上書寫著“塵露禪院“。
見黃錚好奇,蕭三耐心解釋,這是姜縣令的另一處別院,院內有一池荷塘,長勢強勁,很是美麗和肅靜。
姜縣令的母親每月初一和十五必到此處坐禪,而且喜歡飲茶,必收集荷花葉上的晨露來泡,故名”塵露禪院“,隱隱有”出塵”與向佛的意思。
今夜,卻成了宴請聚會的地方。
到了門口,黃錚反倒有些猶疑了,感覺自己太過沖動,有點類似於現代吃醋的小媳婦來抓老公現型的意思。可惜,這不是現代,別說小三,就是小十八都是合理合法的,況且,自己,還沒當上正室娘子。
好像,是有那麼一點兒出師無名。
黃錚輕嘆了口氣,對蕭三道:“三侍衛,少將軍正在宴請,東西還是由你來交給少將軍吧,我先回去了。”
蕭三果斷的搖了搖頭道:“黃姑娘,這裡地理稍有偏僻,你一個姑娘家太過危險;待你隨我一道稟明瞭少將軍,再幫你尋間客棧住下,明日開了城門再走不遲。”
黃錚只好低垂著頭,緊跟蕭三之後,進了塵露禪院。
果然如蕭三所說,一進了院中,便有陣陣的涼風襲來,感覺臉上都粘染了一絲潮氣。
抬眼,愕然發現,這別院內有乾坤,亭臺樓閣竟是建在一處幾十畝的水塘之中,樓臺之間曲廊相通,池面之上荷花含胞待放,風過之處,涼風襲襲,清香陣陣,果然是一陣避暑絕佳之所。
池塘的正中央,一處如同畫舫般的巨大亭臺,粉色輕紗搖曳,影影綽綽之間,有美人的輕歌曼舞,有男子的放浪形骸,有軟聲細語,也有調笑惡語,亦夾雜著半葷半素的似詩非詩的侃句。
蕭三徑直走在前面,黃錚本能的緊隨其後,走到紗帳外站定,讓蕭五呈報蕭毅。
蕭五附在蕭毅耳邊說了幾句話,蕭毅抬眼向帳外望了望,紗帳飄渺,只看見一雙玲瓏的純黑色的女子布鞋,上面什麼花色也沒有,若不是纖細的模樣,定會讓人以為是男人的鞋或腳。
蕭毅心中明白,整個大齊國,只有一個女子為了圖方便而穿這種鞋子,那便是黃錚。
一向靜默無波的男子,嘴角竟微不可查的上揚、上揚、再上揚。
蕭五始終沒有出來,蕭三安慰性的向黃錚微微一笑,便穩如泰山的站在紗帳外的門口,如同一尊沒有生命的石像。
黃錚也只能枯站著等著,偶爾的輕風徐徐,便撩開紗帳的一角,裡面的眾生百態,一攬無餘。
能坐在這其中的,均是江陽縣炙手可熱的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