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計劃總是沒有變化快,正當黃仲強和魏長明還沉浸在成功把李海潮的加工場收歸麾下的竊喜中時,卻傳來了明發原料公司加工場正式加開兩班的訊息,月產能直接提高到15萬噸以上。
更讓他們感動震驚的是,明發原料公司已經率先遞交了加工場擴建申請,並已經進行了公示,甚至已經開始著手進行擴建準備了。
對於魏長明來說,由於開始時候的輕敵,導致一步落後,步步落後。黃仲強此時也已看清了形勢,不再奢望能跟林強他們去競爭了,只希望能夠守住原來的地盤,不被林強他們挖走原有的合作瓷砂場就阿彌陀佛了。
何金強本來還指望李海潮那個加工場能幫自己加工瓷砂的,可沒想到直接被資源局勒令停工整改,讓他一下子陷入了被動局面,瓷砂遲遲出不了貨,原來供貨的陶瓷廠多次催貨無果後,已經開始跟吳記明他們接觸,計劃要從明發原料公司進貨了。
無奈之下,何金強只有硬著頭皮多次打電話給吳記明,主動提出把自己名下的瓷砂場整體轉讓給明發原料公司。吳記明這次也毫不手軟,以他的瓷砂場證照不全為由,把收購價錢壓到了最低,何金強此時已無選擇的餘地,咬牙應承,拿到錢後就徹底退出了這個行業。
那些抱有僥倖心理的瓷砂老闆這次就真的感到大事不妙了。這幾天,主動找上門來,要求跟明發公司合作的瓷砂老闆越來越多,再加上林強他們要在禾雲鎮那裡新建加工場的公示已經廣為人知,另一個瓷砂大鎮,禾雲鎮那裡的瓷砂老闆也紛紛打電話給吳記明,要求合作。
明發原料公司在禾雲鎮擬建的新加工場,月產能達到10萬噸以上,比原有的四個加工場總的月產能還要高,自然一下子就吸引住那些中小型的瓷砂場了。
現在,明發原料公司已經穩穩樹立起了行業老大的地位,再加上其他的加工場還沒整改完成,而他們的加工場卻加開了夜班,那些瓷砂備料不足的陶瓷廠紛紛轉向從他們這裡進貨,而且為了得到林強他們的供貨保證,在瓷砂價格和付款方式上完全接受了明發原料公司的要求。
在整改小組和國土資源局看來,對於明發原料公司的擴張行為是樂見其成的,甚至有很大程度上的鼓勵和支援。這一方面是因為大家都清楚,明發原料公司背後有市長陳大同的力挺,另一方面是因為他們公司無論是採挖場還是加工場,在規範化生產、安全防護、環境保護等方面都做得非常到位,確確實實起到了示範作用。
陳大同雖然沒有再直接過問瓷砂行業整改的事,可在工作會議上曾認真聽整改小組彙報過情況,對整改小組和國土資源局的工作提出了高度表揚,並明確對明發原料公司大力整合資源的做法表示了肯定。
陳大同心想,難怪蔣榮生對林強讚賞有加了,令陳大同更有感觸的是,林強這個人情商很高,不像一般的商人那樣,攀上了關係之後就忘乎所以。自己曾有意的為他的加工場站臺,可他也一直沒有令自己失望,不會直接利用這種關係去為他們公司謀方便,而是踏踏實實的把該做的事情儘可能做好,從整改小組反饋回來的情況顯示,林強他們瓷砂場和加工場的整改情況得到了小組全體成員的高度認可,甚至把他們公司當成了行業標杆和驗收標準的參考,連一向以嚴厲著稱的市環保局美女局長張薇在他們公司的環評報告上也給了一個大大的“優”。
鳳城市自2002年開始引進陶瓷企業後,環境汙染問題一直讓張薇困擾不已,特別是上次省裡主要領導下來視察,對這個號稱“廣州後花園”的山水城市的環境狀況大皺眉頭,指示省環保廳督促鳳城市進行整治後,張薇身上的壓力就更大了。
經過近半年的整治,陶瓷行業的粉塵汙染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因此,在由市環保局出具的關於各個瓷砂場和加工場的環評報告書上,張薇是頭一次給企業環評打上“優”級。
這一天下午,林強和李婉剛剛從陽州趕回到鳳城,便接到陳大同的電話,說市裡正準備就這次的瓷砂行業整改作經驗總結,他將親自帶隊下去調研,想提前從林強他們那裡瞭解一些具體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