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他的自律有問題,而是他太緊了,這是從求學到工作養成的習慣,彷彿什麼都要趕,什麼都要快……
山鷹他們這一代人好像都是這樣,無論做什麼都好像很著急,總是愛催促,總是習慣性的焦慮,總是強制自己自律,彷彿這樣才能有安全感和掌控感。
這跟老外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這在工作中表現的並不是特別明顯……
因為在工作中跟老外打交道,對於大部分華國人來說都是在向下相容,相容對方的同時,自己也能獲得休息的時間。
但是在休閒放鬆的時候,這種對比非常的明顯,以至於讓一些人產生了國人素質不如老外的錯覺……
好像老外都喜歡輕聲細語,國人都喜歡大聲喧鬧……
好像老外總是悠閒自得,國人總是著急忙慌……
這些其實根本就不是素質問題,而是人的心態和生活節奏上的不同造成的習慣偏差。
這是大環境造成的,有些東西就算想學都學不會,也沒有必要覺得對方多高階。
以偏概全的上綱上線才是錯的!
不過有一點必須要承認,哪怕同樣脫離了基本生存需要,老家人在鬆弛這一項上,無論是跟泰國窮開心的老百姓比,還是跟歐美那些生活無憂的中產相比,結果都是輸的。
這就是龐加萊先生一直想要告訴山鷹,但是山鷹始終無法理解的點……
無論山鷹怎麼做,他那種源自骨子裡的緊繃,讓他無法完全放鬆的同時,還會帶動身邊的人加快節奏。
山鷹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他最放鬆的一天,其實是喝醉的那天……
他和泰莎一起幹了一連串的混賬事兒……
但是事實上並沒有誰因此而受傷,也沒有誰把他當成笑料,反而大多數人都很開心,甚至衍生出了讓甲米旅遊井噴的美食節。
而山鷹酒醒後做的不是回味那天的放鬆和開心,而是追尋自己幹過的蠢事,想要彌補自己的‘失誤’,挽回丟失的形象。
工作和生活無法做出區分,這就是山鷹的問題所在。
他首先不可能這麼堅持一輩子,同時長期跟他在一起的人卻會覺得很累!
之前山鷹一直感受不深,但是也不知道怎麼的,當殺人蜂他們以朋友的態度出現在落日山,現場笑聲開始變得頻繁的時候,山鷹突然意識到了自己的問題所在。
他一直把自己擺在管理者的位置,卻無法有效區分上下班的狀態,或者乾脆就是他上班下班都一個樣。
哪怕他自認是一個會聊天,且樂意傾聽的人,但是現實就是屠夫、鴿子他們跟自己一起的時候的快樂濃度,還沒有殺人蜂他們短短時間創造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