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李靖只是說明了孩子的身份,卻沒有表明原因和事情的來龍去脈。
他帶著孩子來到長安東面不遠的商州,第三天便聽到了來自長安的訊息。
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妄圖截殺李世民,而被李世民反殺,天子下詔立秦王李世民為太子。
虯髯客不是三歲小孩兒,當然明白了真正的陰謀是什麼,也明白了李靖為何要自己離開中原。
李世民效仿楊廣,弒兄奪嫡,未來天下必將再次陷入大亂局面。
虯髯客亦心灰意冷,遂帶著李建成的遺孤,也就是泉懷先的祖父李承明離開中原,回到故土高句麗。
虯髯客一生孤獨,便將李承明託付給淵蓋蘇文,淵蓋蘇文將他交給三子淵男產作為養子,對外則稱親生。
後淵蓋蘇文暴政侵略,招致滅亡,淵男產便帶著李承明重新回到了長安。
只是當時太宗已崩,高宗繼位,也沒人能認得李承明是誰了。
不過,李承明親歷和虯髯客所講述的故事,卻在這一脈人中流傳下來。
在虯髯客說法裡,他並沒有同曾祖一方的李元吉有過聯絡。
至於說李靖的救命之恩,也是聽虯髯客的片面之詞。
李承明的說辭裡的確有李靖帶人衝進東宮一說,不過當時他被一名士兵打暈,之後的事情便什麼都不記得了。
他不記得李靖有救過他。
泉懷先心機深沉,他已然猜到了事情本來的樣子。
他仰天長嘆,如果他的猜測是真的,那可真是太殘酷了。
高力士的木盒恰巧這個時候全都開啟了,他把蓋子揭開,請泉懷先自行取閱。
蓋子開啟,一股好聞的檀木香味兒散溢位來。
每一件木盒裡各有一封信,就連信封信箋上都瀰漫著檀木的香味兒。
信封上的字跡,正是出自虯髯客的手筆,出於好奇,他先拿起了寫給李元吉的那封信。
稱呼很親切,三胡吾弟——
三胡是李元吉的小字。古人有名有字,名不宜直呼,字卻是日常親朋好友之間呼來喝去,以顯親近用的。
這個虯髯客顯然同曾祖父那邊也是非常熟識的,可他卻隱瞞了這條資訊。
信的內容一目瞭然,是虯髯客向李元吉通報訊息,說秦王近日有所圖謀,勢必於太子不利。
落款確實是虯髯客的名字,日期在玄武事件之前的一個多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