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大唐封魔錄> 77、燕山龍脈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77、燕山龍脈 (2 / 3)

在唐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的時候,回紇族出兵勤王,幫助大唐打敗了薛延陀政權,回紇首領吐迷度自稱可汗,接受唐朝的管轄。

最終在天寶二年(公元743年),回紇在大唐的幫助下,攻滅了突厥汗國,阿史那部族成為了回紇的族民,並被回紇王遷往了西域一帶。

“哦——原來是阿史那部族的後裔,然後呢?”李泌追問道,因為這個人的活動情況,在大唐情報系統裡並沒有太多的記錄。

“此人幼年曾到大雪山追隨寶象法王學習密法,數年後,寶象法王察覺此人心機不純,不但處心積慮結交吐蕃貴族,還處處挑撥吐蕃與大唐的關係,吐蕃王和寶象法王一心與大唐交好,自然對他的行為十分不滿,看在他也算是一名王族後裔的份兒上,才饒過了他,將他逐出了吐蕃。

奈何此人死心不改,便流竄到了西域一帶,在諸部落間,打著寶象法王的旗號,以傳法為名拉攏了不少部族,在阿史那部族中更是成了極具威望的人物。”

“原來是這樣,山人明白了,史兄是擔心此人在西域召集人馬起兵反唐。”李泌聽史思明講完,當即明白了事態的嚴重性。

“是的,雖然關於他西行的目的和情況瞭解的並不是不多,但以他多年的行跡和其在西域的經營來看,還是有很大的可能性的,尤其是阿史那部族對回紇的滅國之仇一向懷恨在心。

如果他此番西去號召阿史那部族以及其它的突厥後裔發動政變的話,恐怕會令回紇王難以招架,而且,一旦他奪取了回紇王權,那他緊接著要做的,恐怕就是率領十幾萬草原鐵騎殺向長安。”

史思明眼中寒光乍現,似乎已然窺見了來自遙遠塞外的虎狼鐵騎。

“這件事還真的全全仰賴史兄了,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啊,”李泌站起身,又為史思明斟滿了酒杯:“多虧了史兄啊,對此人的行跡瞭解的如此詳細。”

史思明把杯子端在手裡,搖了搖酒液,戲謔道:“哎呀,李半仙兒啊李半仙兒,又在我嘴裡套話,別忘了,我也算是半個突厥人,一個族群總有它自己特殊的情報流傳方式。”

“哈哈哈哈,好吧,那我能不能冒昧的——問史兄一個問題呢?”

史思明神情一正:“有什麼話,就說吧。”

“呵呵,你就沒想過和摩羅曇照一起,重建突厥汗國麼?”

“哈哈哈哈,我父親是突厥人,可我母親是漢人啊,而且我們一族在突厥王時代,也不過是阿史那一族的奴隸,後來突厥滅了,我們才成了自由人,所以,在我心裡並不在乎那些突厥與大唐和回紇之間的恩恩怨怨。

你也是一介布衣,你想想看,洛陽城裡那些百姓,真的在乎這天下是姓楊還是姓李,或者還是姓安嗎?他們不在乎。

當初,安祿山剛剛起兵的時候,人們還是夾道歡呼的,人們還是希望他能夠清除皇上身邊的奸佞,讓老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不再有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慘劇。

直到他佔領了洛陽自立為大燕皇帝,人們也沒覺得他就是個篡權亂國的壞人,百姓覺得他還是能夠建立一個太平盛世的。只是後來,節節敗退,安祿山開始對百姓橫徵暴斂,對城中的富商巨賈大肆搜刮,人們才開始恨起他來,甚至後來圍城日久,安祿山又縱容士卒搶掠他們的女兒孩子,殺了吃肉,百姓們才忽然發現自己已然身處地獄之中,一個個便開始咒罵起他來,懷念起李唐的好來。

我也一樣,別以為我現在是個什麼將軍,可我有時候,還是會想到小時候連飯都吃不上的日子。”

“其實,在你心裡還是感念大唐的恩德啊。”李泌探問。

“今天話說得有點多了,不過說實話,與其說什麼大唐的恩德,不如說我更向往漢人講求仁愛和平的孔孟之道,還有男耕女織的生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