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爺的母妃,王才人得了一種怪病,太醫們一個個都束手無策,適才皇帝特別召了王爺回去,探望生母。”
“噢,原來是這樣。那王才人的病怎麼樣了?大人來時,可聽說有好轉?”
大抵是出於對建寧王的愛戴,問起王才人的病情來,李嗣業一樣十分的真切。
賀蘭壽大概是不想再多談論什麼,深沉的望著李嗣業,無奈的搖了搖頭。
李嗣業雖然是個粗人,卻也是個通事理的人,世上的人誰願意去講些悲傷的事情呢。看賀蘭壽不願意再多說什麼,支支吾吾的應了幾聲,悻悻的退出了帳外。
賀蘭壽在撒謊。李泌和郭子儀對了對眼神兒,心中明瞭。不過,實際的情況可能很糟,他二人也不想當眾追問什麼。
賀蘭壽一路風塵,又帶來廣平王冊立太子的訊息,總是要熱情招待一番的。李、郭二人趕忙過來,寒暄一番,布好了酒菜。
說起寒暄,賀蘭壽的確是箇中高手。
平日裡大家老死不相往來的,坐下來卻有說有笑的,不過,也盡是撿些長安的見聞、朝中的趣事作為談資。
賀蘭壽是個進退有節的人,也是個十分謙恭的人,人們可以清楚的感受到他的立場——他是李輔國的人,卻又無法對他生出厭惡來。
以至於,李泌曾多次感慨,賀蘭壽的這樣的人,怎麼會跟了李輔國呢?
賀蘭壽的酒飯也用得恰到好處,既不嫌多,也不嫌太少讓人覺得太過客氣。
賀蘭壽辭別時,才把一封信交道了李泌和郭子儀的手上。
“是太子的手諭,接下來的局面,還要麻煩二位大人了。”
太子?是啊,就是廣平王啊,王爺現在貴為太子了。呵呵,聽這賀蘭壽稱呼起太子來,倒是親切的很呢。
而且,王爺——不,是太子,竟會把手諭交託給他——帶過來?
李泌和郭子儀也不便強留,目送賀蘭壽一隊人馬遠去,二人趕忙回到了帳中,拆開了太子的手諭。
建寧王因病暴斃。
聖上召建寧王回京,實因母妃王才人患病,時日無多。母妃病逝,建寧王急火攻心,亦隨母妃逝去。如今山河動盪,望諸軍將士以國事為重,不負建寧在天英靈。
這便是太子李豫的手諭。
字句簡單的有些冷漠,沒有更多的補充,沒有多餘的解釋,只是生硬的講述了一個事實,幾乎沒有留給任何人猜想的餘地。
二人看了數遍,這才將太子手諭妥善收好。
郭子儀隨著李泌,慢慢踱出了帳外,向著長安的方向,遠眺縹緲的雲天,二人胸中雲濤翻滾,不知作何派遣。
對於這二人來看,廣平王——也就是太子的手諭,似乎透露出了更多的令人不安的訊息。
“王爺——呃,是太子手諭的意思,看來是可以對外公佈建寧王的訊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