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玄幻魔法>大唐封魔錄> 83、燕山谷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83、燕山谷口 (1 / 3)

83、燕山谷口

叛軍攻克洛陽後,安祿山派段子光為使者,帶了東京留守李憕、御史中丞盧奕、御史蔣清三人的頭顱,在河北諸郡示眾以耀軍威。

及至平原郡時,顏真卿擔心守城將士看到三位大人的頭顱時,會因為恐懼而動搖軍心,便對諸將鼓氣道:“吾素識憕等,其首皆非是。”《新唐書》。

意思就是:我與李憕等人是故交,怎麼會不認識他們的樣貌,這些頭顱根不是他們的,不要中了敵人的奸計。

暗中,顏真卿則派出人馬殺了段子光,奪回了三位大人的首級,以草木編做人身,好生安葬了。

當時,顏真卿的堂兄顏杲卿擔任常山太守,顏真卿又與之暗中聯絡,商議除賊大計,最終顏杲卿暗中組織義軍,設計殺了叛軍將領李欽湊,生擒了高邈、何千歲,收復了常山郡。

河北先後有廣平、鉅鹿、趙郡、上谷、文安等十七郡響應歸附,推舉顏真卿為盟主,朝廷遂任命其為河北招討採訪使,組織起總計二十萬兵馬的抵抗力量,從中截斷了叛軍的交通聯絡,重創了叛軍大後方。

顏真卿、顏杲卿兄弟組成的抵抗聯軍,成為了平定安史之亂的重要力量。

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為鞏固後方局勢,安祿山指派史思明掉頭反擊十七郡聯軍,大部分郡縣再次失陷。

顏杲卿之子顏季明守城戰死,顏杲卿,幼子顏誕、侄子顏詡,常山長史袁履謙,被俘後掠至洛陽。

安祿山假借昔日提調之恩,詰問顏杲卿“負汝何事而揹我耶?”《舊唐書》。

我有什麼對不起你的,你竟背叛與我?

顏杲卿破口大罵:“我世為唐臣,常守忠義,縱受汝奏署,複合從汝反乎!且汝本營州一牧羊羯奴耳,叨竊恩寵,致身及此,天子負汝何事而汝反耶?”《舊唐書》

你安祿山本是營州一個放羊的羯族奴隸,騙取皇上的恩寵,才有了榮華富貴,天子又做了什麼對不起你的事,你竟反叛朝廷?

顏杲卿一介儒生,面對群寇,毫無懼色,義正辭嚴,惹得安祿山惱羞成怒,命人將他綁到了皇城外洛水上的天津橋上,斬斷了他的手腳,令人生吃其肉。

叛軍見其依然罵不絕口,憤怒之下,殘忍的用鉤子鉤斷了他的舌頭,顏杲卿依然不懼不畏,含含糊糊的罵不絕口,直至在叛軍的凌遲之刑中死去。

顏誕、顏詡、袁履謙,同樣先是被斬去了手腳,最後被叛軍殘忍的碎割至死。

忠君保民,死拒叛賊,顏氏一門忠烈。

此時,獨孤歡已經來到了平原城前。

冬日的朝陽掠過高大的城牆,在大地上照出一片希望的暖光。

果然和傳說中的不假,平原郡的城牆比起普通的郡縣城牆,足足高出了丈餘,沿著城牆修築了許多馬面(就是一段城牆上突出來的一段),十分利於堅守。

守城的兵士個個精神抖擻,毫無懈怠之意。

經過一系列的盤查之後,守城的將官這才下令放下吊橋,放獨孤歡進了平原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