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92.反應 (1 / 2)

當鄭文下旨追封李殷為少保的訊息傳出去之後,整個燕京城的官場是一片譁然及非議。

誰也沒想到,那位從登基到現在看上去還算英明的陛下居然堂而皇之的下了這麼一封荒唐的聖旨,讓那個罪行累累、最大惡極的李殷在死之後有如此哀榮,這是不可想像的,這簡直是在踐踏大乾的禮諡制度。

但是官僚這種生物,自有其屬性,所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只要不涉及自己的利益,嘴上可以喊著“死諫”、喊著“為民請命”之類的話,但身體卻是老老實實的做出一副旁觀的姿勢,先觀察一下局勢再說!

因此整個燕京的官場呈現出一種詭異的氛圍。

朝堂九大重臣從御書房之中出來,卻是沉默了,各自去做自己的事了,反正自己也是忙得很,作為政壇上的老鳥,一生不知經歷過多少事,這陛下下了這麼一封荒唐的聖旨,他們還是不相信陛下只是因為李殷的女兒李英兒,總有其中的深意的,他們只是一時半會還想不透而已,因此他們是集體的沉默了!

反正又不涉及他們真正的利益,這種看不透的事,少說話,總歸是沒錯的。

而在燕京的江南出身的官員們,則是義憤填膺,叫囂著這是陛下的亂命,朝臣們應該聯合起來封駁這封聖旨,還叫囂著打倒“妖妃”,反正是怎麼激烈怎麼來,好一番熱鬧的場景!

這封聖旨,簡直是在赤裸裸的踐踏江南人的名譽,損害江南人的利益,這李殷在金陵肆無忌憚的屠戮金陵世家,殺人放火,其罪行令人髮指,死後還有如此哀榮,站在他們的角度當然是不能忍,因此一個個摩拳擦掌,準備發揮他們嘴炮的優勢,筆桿子的長處,來一波上奏的戲碼!

而北地籍官員,則是一副觀望的態勢,想看看他們這些江南籍同僚,能搞出什麼花樣。要是作了一波大死,惹怒陛下,丟官去職,那就更好了,這樣說不定他們機會就來了,他們心中如是的想到。

畢竟這年頭,官位都是優缺資源,一個蘿蔔一個坑,有人下來了,就會有人上去,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這年頭,想當官的人海了去了,從來都只是人等官位,他們這些人也想升官吶,要是事件鬧大了,他們也不介意推波助瀾一番,混手摸魚來一波!

但天底下,在這官場混的人,又有誰真的是傻子?

但這天底下,也有真正的聰明人!

翰林院學士羅斌無疑就是個聰明人,當他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他就感覺機會來了。

出身燕京地的他,是建啟十五年的同進士出身,因會試成績不是很理想,家中也不是很有關係,沒有直接外放為官,只混了翰林學士,官場上的倚仗並不多,想要在官場上混得出人投地,難度還是很大的!

而在大乾,翰林院就相當於皇帝的秘書機構,聽上去還是相當風光的,但那只是上層翰林院,下層就不那麼風光了。

翰林院,分為學士、侍讀學士、侍講學士、副掌院學士、掌院學士、副監正、監正這些等級。而學士從八品,侍讀學士正八品,這兩類人就是屬於翰林院的下層人物,雖掛著“學士”的頭銜,但地位尷尬的很,朝庭雖給個品級,也是平常打打下手罷了,他到現在還從沒見過皇帝陛下一面呢,而翰林院的學士及侍講學士對於朝庭而言,也就相當於朝庭的後備官員,哪裡出缺就會到哪裡為官,但這年頭,在官場之上,沒關係沒靠山,誰又會認識你一個小小的翰林學士?

而羅斌呢,今年已經二十八歲了,出身燕京,身材高大魁梧,面容有些許風霜之色,一站出去,不像個文官,倒像是個武人,典型的北人。

他已經在這翰林院待了一年多了,平時大多清閒的時候多,一上院,一杯茶、一本書就是一整天,這樣的日子不像為官,整天閒得無所事事,他感覺他自己要廢了,難道一輩子要這樣,空有大好的年華,堂堂七尺男兒,難道只能在這小院裡蹉跎歲月嗎?

而當新帝登基之後,他就在暗中觀察,這新帝毫無根基,平時就是透明人,他認為這樣的陛下想掌權要不知等到猴年馬月,他也又認為這樣的陛下能夠有什麼大作為。

但現實卻是狠狠的打了他一個大耳光,新帝一登基,三下五除二,一系列的手段使出來,先是與蒙古人議和,又擺平了帝陵案,又相繼掀起工部彈劾案和大乾糧倉倒賣虧空案兩大案件,強勢的清理整頓大乾官場,才近兩個月的時間,這新帝就掌控了大乾的朝局這讓他措手不及,但也讓他欣喜若狂!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