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鄭文正在長樂宮陪太后王氏吃飯聊天吃飯。
吃著飯,鄭文就開口說:“母后,皇兒這幾天在熟悉政務,無暇顧及內宮的情況,您多多擔待著,而且,我想請你幫我管理一下內宮,您看怎麼樣?”
王太后停頓了一下,笑著說道:“可以呀!哀家也老了,等過些日子,再幫你選個皇后,哀家這輩子也就完美了,閉上眼也能去見你們父皇了,這大乾的江山社稷傳承到你手裡,哀家也就放心。”
鄭文聽了,也不由老臉一紅,前世今生,他都是小處男一個,說起這些男女之事,鄭文還是有些不好意思呢!
對於新皇鄭文,王氏大體上還是滿意的,除了腳跛這一點除外。
王氏對鄭文的印象,一是仁義,二是勤政,三是會做人。仁義是廢除了殉葬,救了那些可憐的女人;勤政是從登基至今,他除了先皇的喪事那幾天,幾乎天天在在處理朝政,從他幾乎不廢吹灰之力就掌握了皇宮就可以看出這不是一個簡單人物;會做人是他尊稱自己為母后,還有從個跛腳皇子登基不足一個月,內外朝臣幾乎都認可了他,就可以看出,他很會做人。
比起先皇,他更像一個皇帝,這是王氏心中真正的想法。
這時,從外面快步走進來了一個侍衛,拿著一個帶漆的盒子,插著一支紅色的羽毛,單膝脆地,說道:“陛下,緊急軍情。”
鄭文一看,快速站起身,接過信盒,不管不顧,拆開盒子,拿出一張紙,只見上面字著:蒙古忽必烈起兵三十萬猛攻山海關,急!急!急!山海關守將張羽!
鄭文一看,手捏著信紙,對王太后行了一禮,說道:“母后,緊急情,我先走了,抱歉了,下次再陪您吃飯。”
王氏一見如此,遂開口道:“軍情緊急,我會幫你管著內宮的,你放心。”
鄭文點了點頭,跛著腳就出了永樂宮正殿,頓時,就有一大批人簇擁而來,鄭文邊走邊說:“大伴,召集內閣大臣,在京的南北軍、京營校尉以上的將軍在到武英殿議事,命令禁軍統領李衛做好皇宮警戒。”
……
而此時的山海關外,一座豪華的蒙古包內。
忽必烈坐在上首,一身蒙古裝扮,圓臉,頭髮上有幾支發辨,正大笑著開口道:“大乾的新帝即位,據說還是個跛子,不知道能不能坐穩皇位,你們說這次我們能不能打破山海關,直逼燕京,甚至打破燕京,活捉乾帝呀!”
一個大臣站起來,對著忽必烈拱了拱手,說道:“大汗,依我看,打破雁門關,我們是突然襲擊,三十萬大軍一起圍攻,七天之內只要沒有援軍,還是完全有可能的,至於什麼打破燕京,活捉乾帝那是不可能的。大乾在北地布有上百萬大軍,我們就算打破山海關,估計都到不了燕京城,我們這次最多隻能佔些便宜。”
忽必烈喝了口酒,嘆了口氣,說道:“是啊!人還是太少了,還是太急了,要是有百萬大軍,我這次肯定能打破山海關,兵臨燕京,甚至打破燕京,可惜了,這次只能佔些便宜了,你們說,這次我們打破山海關,向乾帝提些什麼條件呢?”
一個武將模樣的人站起來說:“大汗,我看,割銀百萬,糧百萬石,美女百人,和親公主一個並其陪嫁不得少於白銀一百萬兩。”
一個文臣模樣的站起來說:“多隆將軍說少了,臣以為財物糧食再加十倍才差不多。”
另一個文臣模樣的站起來反駁道:“這不可能,大乾的皇帝沒你想的那麼弱,和親賠款這是不可能的。依我看,要是我們能要來一些工匠就是極好的了,至於財物,我們只能打破山海關,進關自取。”
另一個立刻反駁,頓時吵作一團。
忽必烈也不管,心中卻認同“打破山海關,進關自取”的話,因為他知道,大乾是一個非常有骨氣的王朝,就算自己打破了山海關,他們也絕不會向自己求和的,因為幾十年前,大乾就因為蒙古人一個千人隊向山海關射了幾支箭,由此而引發了十幾年的乾蒙戰爭,雙方死了幾十萬人才停戰的,這要不是新帝剛登基,自己都不可能率軍進攻山海關,不是不敢,而是划不來!
這時,忽必烈忽然開口道:“大軍連夜進攻山海關,不捨晝夜,這次我一定要攻下山海關,進入關內。”
“是,大汗”,眾人起身應命,各自下去準備了。
忽必烈獨自一人坐在大帳中,靜靜的發呆。
……
而此時的鄭文,在武英殿,正被眾多大臣、武將簇擁著圍在一張巨大地圖下。
鄭文率先開口道:“諸位臣工,蒙古大汗忽必烈率三十萬大軍進攻山海關的事,朕想諸位都知道了,誰知道山海關的基體情況,說說讓大家瞭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