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跪著的女人,聽到這些話,頓時一片哭聲,活下來了,總算活下來了,並且齊喊“陛下萬歲”。
……
鄭文讓禁軍護送她們回去。
看著她們消失在自己的眼裡,當著文武大臣的面,一下子向先帝的皇陵跪下。
一臉堅毅的說:“父皇啊!是我不孝,我對不起你,今生我無臉見你啊!我也不奢求你的原諒,只是看著這麼多的鮮活生命就此消失,我做不到。”
頓了一下,就高聲道:“今生我不再葬入皇陵。”
底下的大臣一聽這些話,齊刷刷的跪下。
一個大臣跪著說:“陛下,不可呀!你的皇陵怎麼能不葬入呢?”
在古代,皇帝的陵寢是一種重要的禮儀,這種違返禮儀的事大臣們是萬萬不敢讓其在自己為官的時候發生的,搞不好史書留名,遺臭萬年呢!
其他的大臣也是齊齊反對。
鄭文頭也不回說:“我對不起先皇,死後隨便找個地方葬了,算是給父皇賠禮了。”
跪著的眾臣一聽,反對的聲音更是激烈。
連宰相劉健都說:“陛下萬萬不可由此念頭,您要這麼做,天下萬民怕是都不敢安葬了!我們這些臣工怕是會在史書上留名,遺臭萬年。”
鄭文一聽,頓時就明白過來了,自己想得還是太簡單了!
自己不就是看著太奢侈了,陪藏這麼多好東西,不實用,而且還不知道後世會不會有人盜墓,搞得自己死後都不能安寧,所以才大義凜然的這麼說的,看來自己還是太急了。
遂開口道:“我的確對不起父皇,無臉去見他,就另擇地再修建吧!”
跪著的眾臣頓時鬆了一口氣!
不葬入就不葬入嘛!另外擇地也是可以的,大乾皇室又不是一定要葬入裡面,只要打消了新皇薄葬的想法,他們的名聲算是保住了!
況且,他們還是有些這個新皇的!
由這件事來看,他們的新帝雖然是個跛腳,但確實是一個仁義皇帝,因為他們看到了新皇對人命的尊重,既然能尊重那些女人,由此及己,也能尊重自己。因此鄭文在廢除殉葬的時候,他們都沒有阻止!
鄭文也因這件事,收穫了一大批人心!
後世的《大乾史》中曾有這樣的記載:大乾建啟十六年九月初三,大仁武皇帝於乾陵廢除人殉,自此,再無人殉。是仁義之舉也!
此時,鄭文是不知道後人對他的評價的。
遂高聲說道:“詔令天下廢除人殉,自此之後,大乾再不許有人殉,只能以俑代之,違者,重罰之。”
自此之後,大乾再也沒有出現過人殉,但自此之後,大乾就流行了俑文化,什麼木俑,陶俑,瓷俑,銅俑,銀俑,金俑……自此之後而流行,就連文人的筆記、書信之中都有所提及,後世的考古文化更是發現了型式各種各樣、材質各種各樣、做工各種各樣的人俑,由此而形成了大乾考古俑文化。當然,這是後話了。
此時的鄭文並不知道,他只是想改變這些可憐女人的生命,作為一個後世之人,他還無法做到對生命的漠視!
由此,終其鄭文一朝,大多數朝臣都得到了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