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京劇大師> 159 箭氅老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59 箭氅老生 (1 / 2)

老生一般分為文武兩種,從表演的側重點來劃分,可以分成唱工老生,做工老生和武老生。

唱工老生也叫作安工老生,以唱為主。為什麼叫安工老生呢?主要是因為這種老生即以唱為主,那麼他的動作性就比較次要,動作幅度較小,態度比較安閒從容,唱的時候總是比較沉著安穩的,因此叫作安工老生。

還有一種介乎唱工戲和做工戲之間的以唸白為主的戲,唱工老生和做工者生都可以兼演。由於大段唸白很難掌握,從表現技巧看,比起唱工和做工戲,難度大得多,所以這類戲現在很少演出了。

做工老生又叫作衰派老生,是以表演為主的一種行當。衰派老生也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說,這類老生專門扮演年老體弱、?戴白鬍子的角色,所以叫作衰派。

武老生包括長靠和箭衣(俗稱短打兩種。長靠老生又稱靠把老生。“靠”是京劇的專門名詞,就是古代武將所穿的鎧甲。身穿鎧甲,在京劇裡叫作披靠或扎靠。

“把”是“把子”的簡稱,就是兵器,俗稱刀槍把子,也是京劇的專門名詞。凡是身披鎧甲,手持兵器,擅長武功的老生角色,都叫作靠把老生。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穿箭衣的武老生戲,名為箭衣老生。

還有一些文武並重的戲,也不能劃分得截然清楚。例如《定軍山》,一般都列入靠把老生戲,而且很有代表性。但是這出戏既要有優美的工架和嫻熟的武功,可是還要能夠一邊跑著圓場,一邊唱著速度很快的快板,而且還要唱得節奏鏗鏘,情緒激昂,字眼清晰準確。

除去按照表演的側重點來劃分老生行當中的細目以外,對於老生,還有一種按照扮演角色的身份和社會地位所應該穿的服裝的種類來劃分的方法。

這樣劃分的種類有:王帽老生、袍帶老生、褶子老生、靠把老生、箭氅老生。

王帽老生指的是頭上藏著王帽,身上穿著龍袍,就是在舞臺上扮演皇帝之類的角色。

褶子老生所扮演的角色最多。

褶子是一種服裝的名稱,式樣有點像和尚、老道穿的那種衣裳,大斜領子,斜大襟,長袍大袖。因為很像和尚、老道所穿的長袍。所以俗稱道袍。這在舞臺上是一種便服,一般也分這麼幾種:一種是上邊繡花的,叫作花褶子;一種是比較素淨的,叫作素褶子;純黑色的叫作青褶子。這是一般普通百姓,或地位不太高的人,或是一般書生、秀才所穿的一種便服。

穿褶子的角色比較多,包括一些紳士和在野的官員,也穿這種便服。凡是穿這種衣裳的老生,就叫褶子老生。

箭氅老生的“箭”是箭衣的簡稱。“氅”是大氅的意思,就是罩在外面的外套。箭氅老生就是箭衣外邊穿著開氅之類服裝的人。這些人大多數都是武人出身,在戲裡不一定有武打,可是因為這些角色是武人出身,所以也穿這樣的服裝。

而程小樓當著柳鳳英和在場眾多一線名角兒的面,現場寫出來的戲正是箭氅老生戲當中的一出代表性作品《武家坡》。

程小樓腦子裡裝著的老生戲很多,但他思來想去,最終還是覺得《武家坡》和《梅龍鎮》最適合明天的場合。

因為畢竟是柳鳳英柳老闆出道十週年的紀念演出,加上他要唱的那出戏,攏共才四出,其中兩出是柳鳳英的成名作,另外一出壓軸大戲《百鳥朝鳳》則是由十多名一線名角兒為其跨刀。

如果程小樓唱的戲太過於喧賓奪主,這讓明天到場的戲迷們心裡作何感想?

又讓給柳老闆跨刀配戲的其他角兒作何感想?

當然,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程小樓也想真正意義上跟柳鳳英同臺唱一齣戲。

之所以選擇《武家坡》而不是《梅龍鎮》,主要是還是故事內容上的區別。

《梅龍鎮》又名《游龍戲鳳》,是明代正德皇帝微服遊歷江南時,在梅龍鎮上結識了天性活潑的酒家少女李鳳姐,兩人一見鍾情。正德回宮後要迎娶李鳳姐,卻遭到了皇太后的阻撓,經過種種磨難,最終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