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上門,插上插銷,蘇清苒飛快地跑到桌邊,雙手顫抖地翻開扣在桌上的鏡子。
抬眼看去,鏡子裡的人梳著一雙烏黑光亮的麻花辮,眼眸清澈泛著碎光,面板白膩得像剝了皮的水煮蛋。
十六年的磋磨在她臉上留下的痕跡果然消失得無影無蹤!
牆上的日曆也清清楚楚地寫著1974年8月31日。
蘇清苒的眼淚唰得一下流了下來,上天竟真的給了她一次重生的機會。
而且是重生在她和蕭棟國結婚之前,家裡人也都平安地活著。
她的父母和哥嫂都是高知分子,全家只有高中畢業的她以及六歲的侄子學歷最低。
也正是因為這點,兩人才躲過一劫。
四人下放前,父親將她託付給了最信任的學生蕭棟國,侄子則是被送去了嫂子的孃家。
四人去的林場雖然仍屬於寧城的地界,但是地方偏遠又在山溝溝裡。
大嫂愛乾淨,上輩子受不了那棚裡汙穢的條件,在這個冬天趁著去河邊洗衣服的時候跳了河。
大嫂走了之後,大哥一直精神恍惚,在一次放樹時意外被倒下來的大樹砸死。
母親悲痛過度、從此一病不起,因為條件艱苦又缺藥,最終在第二年也撒手去了。
只留下父親一個人強撐了下來,一直撐到了撥雲見日的那一天。
那些年,父親一直自責內疚,覺得是自己連累了妻子和兒子兒媳。
支撐著他活下來的只剩下女兒和孫子二人。
哪知道回城之後才發現,孫子已經被親家養成了小混混,後來還在一次群架中丟了命。
唯一的女兒也過得不幸福。
父親回來後,她和父親商量想和蕭棟國離婚,搬回家來陪伴他養老,父親卻一口拒絕。
她一時氣急埋怨起了父親,“若不是因為你當年在學校亂說話,媽和哥嫂也不會死,侄子也不會落得個橫死街頭的下場,我也不會一輩子在人前抬不起頭,受盡了冷眼。”
從那以後,父親就像是變了一個人。
沒日沒夜地編寫教材,將自己所有的知識都詳盡地記錄了下來。
蘇清苒以為時間總能撫平一切傷痛,哪知道等來的卻是父親離世的訊息,留給她的只剩下燙手的存摺。
那時候她才知道,原來父親早就一心赴死,只是在等著補償款的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