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崇禎十三年> 正文 第四百五十三章 保安隊長(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四百五十三章 保安隊長(三) (1 / 3)

大山中的夜,格外的黑;大山中的風,格外的涼。

躺在馬棚下的鄒政綱久久不能入睡。

山中冷風中夾帶的馬糞味和汗臭味可以忍受,時間久了這些異味也就淡化了,但人群中此起彼伏的鼾聲卻難以忍受。就在他不遠處,躺著一個打鼾的男人。那沉重的呼嚕聲有節奏地在他的耳邊扯著風箱,如同悶雷一般在冰涼堅硬的地面滾來滾去,似乎要持續一夜。

餓急了便晝夜呻吟,吃飽了便形同死豬,是鄒政綱對這些流民鄙夷的評價。作為流民五隊的保安隊長,他可以單獨尋個寬鬆的地方睡覺,而不用擠進骯髒的人堆,這是他的特權。可是人多院窄,而且土司也不可能給一群叫花子安排上房,所以他也不得不委身於馬棚下。

“難道自己的選擇大錯特錯,尤其是在這個時候?”

這個念頭像毒蛇的毒液一樣侵蝕著鄒政綱曾經堅定的意志。想到離京時那些在風雪中號泣的流民,想到東華門外群僚永別似的眼神(注一),想到二王公(王德化)嘴角那抹似有似無的微笑,想到留在家中的老孃、老婆和一對兒女,鄒政綱心裡就像貓撓一樣七上八下。

難道自己掉進了一個大坑,陷進了一個專門為自己所設的局?

不會,鄒政綱再次否認了自己的無端猜想。東廠辦事,皇帝的聖旨只是做事的由頭,廠公的意思才是做事的根本。自己自入道之後,從未忤逆過廠公之意。前首輔薛國觀之死,自己還出了大力。

京察之時,東林大將吳昌時為接任吏部主事,給了薛國觀大筆銀子。薛國觀來者不拒,統統笑納。吳昌時心中竊喜,以為自己的事情那是板上釘釘。

誰知結果揭曉,吳昌時只是由行人司轉任禮部主事。薛國觀收了銀子不辦事,辦不成也不退銀子,這就違了官場中的江湖道義。

對薛國觀恨之入骨的吳昌時與東廠理刑吳道正相善,便找到吳道正幫忙。吳道正向廠公打小報告,正好薛國觀也得罪過廠公,王德化便藉機推波助瀾。最後薛國觀論死於詔獄,東廠可謂功不可沒。

鄒政綱作為王德化派出辦事的擋頭,明裡為吳道正和吳昌時跑腿,暗地向王德化彙報。堂堂首輔薛國觀在牢房的樑上吊了兩天才收屍裝殮,鄒政綱卻因首功升了大檔頭,距離東廠的高階職務:司房、領班,甚至是掌班,又近了一步。

既然自己受廠公賞識,那廠公派自己出這趟苦差,難道是要拿住錦衣衛的把柄?鄒政綱又搖搖頭。

東廠與錦衣衛一個主子,彼此間可以爭寵,但不可能以命相搏。再說,駱養性三代為錦衣衛總憲(錦衣衛指揮使),在錦衣衛的勢力根深蒂固,更深得皇帝寵幸,王德化平日仰仗駱養性的地方不少,猝然翻臉那是不可能的。

看來,陰查蜀藩世子朱平槿之不法事的絕密使命是真實的,鄒政綱在心裡對自己說。只是所有的這些分析推測,都沒有打消他的疑慮:

為什麼出發前後的一切都顯得那麼詭異?

按照廠公的說法,派到蜀地的東廠番子一共有兩隊。

一隊經陝西從朝天關入川,具體的人員組成由廠公親自安排,鄒政綱並不清楚。

另一隊就是鄒政綱所率這隊。這隊共有三人,計劃經運河南下南直隸,然後過湖廣,經夔門入川。

然而他這隊出發後,一切都不順利。船過山東,有一人突然生病,臥床不起。先是高燒,繼而嘔吐不止,而且吐的是黃湯,像是染了瘟疫。鄒政綱無法,只好自己動手處理了。

到了安慶,鄒政綱和手下成功混入了西去的流民大隊。可走到蘄黃間,那人卻莫名其妙死在流民堆裡。鄒政綱找了一天,終於尋得手下屍體。一查驗,發現他被割喉而亡,身上的錢物不翼而飛,連重要的東廠腰牌也失蹤了。鄒政綱判斷是歹人趁夜劫財,並無其他企圖,所以大膽地繼續前行。為了自保,他有意在流民中展露一番拳腳,打消某些人的歹心。流民們無依無靠,見有人會武藝,便自動聚集在他的身邊。漸漸的,他便成了一隊流民的首領。此次蜀府軍給他委了個隊長,想必也是看中了這點。

蜀府軍,自稱為護國軍。可是蜀藩的軍隊怎會護國護到了湖廣,而蜀藩又怎會心甘情願地接納這麼多的流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