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三年五月十四日下午,一個督師丁啟睿等待許久的好訊息傳入尉氏縣城那牆倒屋歪的縣衙:
大軍先鋒,左軍外五營大校,副總兵,都督同知,綽號混十萬的馬進忠,不顧長途行軍的疲勞,突然從兩翼渡過賈魯河,多路進襲了開封城南的朱仙鎮,陣斬流賊數百。頂 點
殘賊倉皇而逃,把這座號稱“天下四大鎮之一”的汴南重鎮拱手讓給了官軍。
目前,馬營遊騎正在繼續追擊殘敵,兵鋒已經逼出朱仙鎮以北十里。遊騎只遭遇了少數流賊散兵,沒有發現流賊的大隊。
馬進忠的信使意氣風發地向督師丁大人和平賊將軍左良玉稟報,馬將軍在朱仙鎮內凝聚了天地正氣的嶽王廟中設立了中軍,靜候三位上官的指示:
是繼續向前進攻,直取開封城外的繁臺,進窺土堤(注一)?
還是駐軍朱仙鎮,等待大軍趕來?
然而這名報捷的信使很快就發現不對勁:中軍帥帳裡的氣氛很詭異。
堂上正中就坐的督師丁啟睿面色不豫,緘口不言;
東上首就坐的保定總督楊文嶽手捋鬍鬚,欲言又止;
西上首就坐的平賊將軍左良玉,雖然馬進忠違反了他“遇敵即止”的將令,仍然一如既往的親切和藹,敦敦告誡馬進忠如今賊寇勢大,不同以往,千萬不可輕敵,並指示馬營立即掘壕固守,掩護主力到來,未得將令不可輕出。
按說,按照朝廷“以文御武”的規制,手握尚方寶劍的督師丁啟睿才是全軍主帥。
但左帥在言語時,既不看丁啟睿的臉色,也不徵求楊文嶽的意見;
左良玉身邊的楚軍老將,原四川總兵方國安不停地捂嘴咳嗽,彷彿感了傷寒。
楊文嶽身邊的保督中軍總兵姜名武(注二)則手按刀柄,與左良玉身後的前五營將領盧光祖、李國英等人大眼瞪小眼,彷彿一言不合便會以命相搏。
這名機靈的信使得了左帥的將令,連忙退出縣衙。在上馬離城前,這名信使用了一錠銀子,輕易從左帥的親兵那裡得到了他想知道的訊息:
今天早晨,督師與左帥在縣衙裡又大吵一架!
督師要左帥趁敵不備立即進兵,以解開封之圍;而左帥堅持敵情不明,必須查明敵情並等待全軍集結,才能緩步進逼開封。
剛剛趕到尉氏的保督楊文嶽則試圖在兩人間打圓場。
楊文嶽對丁督師道,敵情不明貿然進兵確有風險。倘若大軍潰敗,大明社稷危矣,汴京周藩危矣,督師前程亦危矣;
楊文嶽又對左帥道,持重進兵耗日太久,糧草不濟,是為取敗之道。
丁督師和左帥在楊文嶽的反覆勸說下,終於商量出一個暫時性的折衷法子:
前軍佔住朱仙鎮,掩護中軍和後軍到來。等到全軍集結在朱仙鎮周圍,再根據闖賊的進止,決定下一步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