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眉賊亂,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引發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與成都府爆發金融危機的時間如此契合?
所有這些問題,無論是時人還是後人,都反覆研究過。
最早呈現在研究者面前的檔案,是署邛州同知兼蒲江知縣李允義上呈二臺三司的書信。這些書信的內容簡約地透露出邛州賊亂初期的模樣。
但後來邛眉賊亂為什麼失控,發展到所有人都無法料想的局面:城市遭到洗劫,居民遭到殺戮,財富化為灰燼,官紳名士淪為首級,任何人都無法說清。
邛眉賊亂的史實,或許正如羅姑娘那句著名的繞口令: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假作真時真亦假,真作假時假亦真,永遠隱藏在一片時間的迷霧之中,讓後來者看不清也摸不著。
所有的這一切,瞞得過別人,卻瞞不過邛眉賊亂的幕後黑手——蜀世子朱平槿。
……
時空轉移,來到崇禎十四年末的邛眉。
長秋山是邛眉兩州的界山,古籍中又稱主簿山、岢幕山、總崗山或長秋山。
長秋山脈(又稱總崗山脈)則因長秋山而得名。其南北綿延三百里,山勢重峰峻嶺,山道盤折蜿蜒。
長秋山是山脈中最著名的一座山峰,位居蒲江縣城東三十里。
從邛州到眉州,長秋山脈是一道繞不過去的屏障。作為兩世蜀人的世子朱平槿,早早便認識到控制長秋山脈的戰略意義。
崇禎十四年底,在朱平槿攜四川巡撫廖大亨離蓉出征廣安教匪和川北土暴子之際,為了防止邛眉兩州趁機作亂,朱平槿在邛眉兩州提前預留了三枚棋子。
第一枚棋子是提拔屈身投靠的射洪知縣李允義署邛州同知兼署蒲江知縣。
蒲江縣在岷江之濱,距離邛州東南六十里,地處長秋山西麓,位居邛眉兩州中間。控制了蒲江縣,就能掐斷邛眉兩州的主要交通線。
一旦邛眉反叛,李允義這位官場內奸便會佔據蒲江縣,截斷邛眉的聯絡,便於護國軍各個擊破。同時,他還可以藉助自己的官方身份,在政治上興風作浪,動搖擾亂敵人軍心,從內部瓦解敵人。
第二枚棋子朱平槿自己也不知道能有多大作用。
王大牛的四弟王四牛在飛仙關受傷後,回到邛州鄉下,搞了個會眾組織“紅槍會”。紅槍會規模不大,組織鬆散,好在屬於經濟型團體,不耗多少資源。朱平槿便抱著聊勝於無的心態,繼續給予一點力所能及的支援。
若說第一棋子是背地搗亂的陰招,第二枚棋子是個欺人眼拙的偷招,那麼第三枚棋子則是實實在在的過河卒子。
這枚過河卒子就是軍情局行動隊隊長魏申所率的百餘行動隊員。
魏申所部冒充小股山賊,佔據了長秋山涼風頂山腰處一個廢棄的山寨孟家寨。
他們的任務,是化妝待機,必要時向北出動,威脅甚至截斷邛、眉兩州間最快捷的交通線。
李允義從射洪到任蒲江後,這兩枚棋子之間便進行了橫向連合。魏申以李大人家丁隊長的身份率三四十人進入了蒲江縣城,住進了縣衙。至於剩下的隊員,則在行動隊副隊長劉京的統領下繼續駐紮涼風頂。
不過生性好動的劉京並沒有在破爛的山寨裡坐井觀天。他很快就憑藉實力與氣度,收服了在附近檬子河谷活動的山賊首領王紹周、王紹欽兄弟,把他們的百餘部下變成了自己的部下。
隊伍壯大之後,劉京隨即延著長秋山脈向北發展,先後佔領了豬老頂、大石巖等山頭。
到了崇禎十五年三月底,劉京盯上了邛眉官道邊的千年古觀太清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