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國平的奏答綿延不絕:
“……市以私恩,無以養國士;刑以重法,無以練虎賁!曉諭忠義,無以臣不法!
臣在栓子寨審問王文彪,世子對你有再生之恩,為何負恩背叛?他竟然大言不慚道,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命就一條,誰給的銀子多自然賣給誰,這是天經地義!
臣想著當年碧峰峽這幫草標上山,衣不遮體,食不果腹,一個個如凍癟的幽靈,臣就氣不打一處來……
是故臣以為:如今士卒來源甚廣,其中質樸者有之,粗鄙者有之,奸猾者有之,惡行累累者亦有之,不可單純以碧峰峽一路對之。
對知恩圖報者,以忠義應之;對求食餬口者,以餉賞應之;對粗鄙不文者,以神靈應之;對惡習不改者,以鐵的軍法應之。如此一來,護國軍上下一體,心神同位,不愁戰而不勝!
……汪督襄城之敗,闖賊勢必三攻開封;楚軍北援,箭在弦上。如今臣最擔心的,還是荊襄南直的獻賊。一旦前方有警,護國軍難保不立即出川。可如今官兵新編,夏糧在收,兼之百萬流民入川,人生地不熟,正是最需大軍坐鎮川內彈壓之時。臣擔心,若是栓子寨之劫再發……一旦軍心不穩……
故臣附議孫、程兩先生奏疏,非獨為儒學一門一宗著想,亦為天下蒼生計!”
“國平口才大有長進!”一直沒有說話的馬乾撫掌大笑起來。他比舒國平年高位重,與舒國平的叔父平輩相交,當半個長輩沒有問題。
“馬大人是贊同了?”朱平槿轉頭問道。
“臣贊同,也不贊同。”
馬乾微笑道:“儒、釋、道三教源遠流長,合流早成定局。
就如儒道兩家,少年時學儒,老年後入道,世家名士多為之,不為奇也。軍中儒、釋、道,宜別有宣講。想當年世祖起兵北平,便有道衍和尚(注一)從旁襄助;如今闖賊軍中,亦有宋獻策這等妖道為虎作倀。只是廢祀真武,難免引發朝局動盪,臣以為還要徐徐圖之;至於改祀天蓬,臣以為不宜大張旗鼓……
吳承恩《西遊記》一書民間流傳甚廣,這天蓬元帥化為豬精,已經廣為人知。若是放任此書流傳,恐為不妥……”
“馬大人多慮了,這有何難?”孫洪迎著朱平槿問訊的目光,大笑道:“任它如何流傳,改了就是!天蓬元帥淪為豬精,定是玄武這奸臣在玉帝面前進了讒言!高家莊的高小姐,定是月宮裡的嫦娥娘娘轉世。地上五百年,天上僅三天……世子,此乃臣之老本行,臣主動請纓,向世子討要這份差事!”
“世子是否為天蓬下凡轉世,有何
要緊?關鍵是廢了百姓的真武信仰!”程翔鳳出來幫腔,一語道破實質。
既然大臣們都贊同廢祀真武,改祀天蓬,朱平槿也就不打啞謎了。他決定首先發動水軍,讓水軍來出來造勢:
“青聯會那幫天馬行空的傢伙不安分,讓他們一起來出主意改!”
“世子主意精美絕倫,臣頓時茅塞頓開!”孫洪連忙恭維道。
“還有孔先生的《溫飽論》,立刻印發全黨全軍……全省各衙門軍隊學校工廠農莊,復興報要開闢專刊,組織士農工商一起來討論!有選擇地刊登讀者來信很重要,不要整日裡都是那幾個老面孔唧唧歪歪!貧苦百姓雖然言語粗糙,但是能代表蜀地百姓的大多數,這就是他們的價值嘛!”
這次全體大臣都離座領旨。
“本世子聖人弟子,鬼神之論,向來敬而遠之。上加尊號,佞佛崇道之舉,斷不可取!”
朱平槿先把這件事情的底線劃清,然後話鋒一轉。
“然則世間愚民者,佞佛崇道者甚多。一旦謠言四起,便有數萬人鋌而走險,廣安何加起是也!更有少數道觀,勾結逆賊,犯上作亂,金紫觀金玄師徒是也!